我曾看過我們國防大學(xué)的一位老教授李鋼林寫的一篇文章《原木在移動》,講述他在加拿大送孩子留學(xué)時偶遇一位參加過長津湖作戰(zhàn)的美軍士兵約翰講述“原木”的故事。所謂“原木”是指森林中被采伐成一節(jié)一節(jié)的木頭。約翰講道:“我撕開用鴨絨被堵住的窗戶向外看去,前方有你們的士兵在沖鋒,他們從濃濃的冰霧中不斷地顯現(xiàn)出來:他們肩上披著白布,一群一群地從樹林里沖出來;天上有照明彈,炮火在呼嘯,他們像僵硬的原木在移動……

二次戰(zhàn)役期間的新興里戰(zhàn)場(由志愿軍老兵、原27軍《勝利報》社社長曲中一提供)
這些勇敢的“原木”涉水過河,在零下三四度的嚴寒中,兩條褲腿很快就凍住了,他們跑得很慢,因為褲腿不能彎曲;他們的火力很弱,他們沒有炮火掩護;他們的槍好像也被凍住了……”
“我們的坦克、火炮和機槍都在向他們射擊,我們的火力像無數(shù)的火蛇一樣在原木中穿行;巨大的火球在原木中滾動,他們像僵硬的原木一樣一排一排地倒下;他們又有人不斷從樹林中涌出來,他們大聲地呼喊著,他們嘴里噴著長長的霧氣;他們不斷地沖過河來。
“我們的火力根本無法阻止他們,他們?nèi)匀辉跊_鋒。”
“那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夜: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驟然破碎了,雪夜在照明彈和炮火中映得如白晝一般大地在顫抖,河水存跳躍,硝煙染黑了白色的冰雪;雪夜中,火光一片,槍聲片,喊聲一片,血光一片: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硝煙味道;火光中,冰雪在燃燒,大地在燃燒;河水紅了,潔白的冰雪也紅了;他們像原木在移動……記不清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多長時間,我被這種場景驚呆了。”
約翰的連隊最終被包圍了,一個連只逃出來十幾個人。講著這個故事,約翰的眼神發(fā)直,手在顫抖,仍沉浸在戰(zhàn)斗的恐懼中:“那天晚上,我被這個原木在移動的場面驚呆了,我被那些不畏死亡的靈魂震撼了,太可怕了。”
“我當時就知道,這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zhàn)爭。我們的炮火根本阻止不了他們。”
這個曾經(jīng)的美國軍人講述一個“原木在移動”的故事,震撼了許多人,李鋼林教授在文章中寫到:
聽了“原木在移動”的故事,我這才知道了,我們中國人的戰(zhàn)爭故事原來是這樣講的。我這才懂了,我們的勝利究竟憑什么?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有理由銘記長津湖邊的中國軍人。
無懼犧牲、激戰(zhàn)長津湖的志愿軍將士,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在長津湖打出了中國軍人的精神,甚至打出了來自敵人的敬意。為什么在如此酷寒的冬季,他們能以鋼鐵般的意志,潛伏在冰天雪地,像獵人一樣靜靜地等待殲敵機會的到來,為此,甚至不惜將血肉之軀變?yōu)橐蛔顢橙艘矠橹畾J佩的冰雕。這就是今天我軍所倡導(dǎo)的“四鐵”精神,具有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忠誠,鐵一般的紀律。李鋼林教授:“有靈魂的軍隊才有生命力,并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有靈魂的,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四鐵”熔鑄的戰(zhàn)魂必是所向無敵的。(劉心聞)
(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