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挺縱”第二次進擊,徹底擊敗了國民黨頑軍保安第9旅的賈長富團,解放了揚中全島,揚中得以鞏固。“挺縱”一部進駐長江以北的大橋、嘶馬地區(qū),開展抗日游擊和群眾工作。“挺縱”在新四軍第2團一部的配合下,接管了江北江都縣的長江北岸地區(qū)。然后,又迅速向吳家橋以北地區(qū)發(fā)展,建立了蘇北“橋頭堡”。就這樣,從長江南岸的丹陽到江心的揚中,再到長江北岸的江都,一條寬闊的“跳板”在萬里長江中架起來了。
建設政治上的“范例跳板”
“挺縱”第二次進駐揚中后,在管文蔚司令員的陪同下,陳毅視察了這塊“江心跳板”。陳毅指示,揚中不但要成為軍事上的跳板,還要成為政治上的跳板,成為給蘇北廣大群眾及紳商各界人士展示的范例。
陳毅還特別給“挺縱”重申了群眾紀律,批評了一些過“左”的行為。他給管文蔚詳細交代:揚中地處要沖,商販往來于蘇北、上海等地,數(shù)量多影響廣,必須注意執(zhí)行好共產(chǎn)黨的政策,他又吩咐要盡量把揚中各界代表人物吸收進抗日民主政權中來。1939年春,“挺縱”戰(zhàn)地服務團和揚中縣青年抗日團共同創(chuàng)辦了揚中第一份抗日報刊《群眾導報》。該報由陳毅題寫報頭,3天左右出一期。該報積極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主張,揭露日軍的滔天罪行,及時報道抗戰(zhàn)戰(zhàn)局發(fā)展情況,鼓舞群眾抗日斗志。
揚中作為政治上的“范例跳板”,是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和揚中人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深情澆灌而成的。“挺縱”進駐揚中后,在政治上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保障群眾利益。1939年秋,“挺縱”在揚中成立中共揚中縣工作委員會,李中任縣工委書記。我黨我軍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黨的群眾工作,部隊官兵在駐扎期間視當?shù)厝嗣駷橛H人,幫助老百姓開荒種地、采摘蘆葦、捕魚摸蝦。同時,他們又在軍事上捍衛(wèi)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多次展開保衛(wèi)揚中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戰(zhàn)斗。
揚中人民也以實際行動回報黨的恩情,比如被譽為“赤膽巾幗”的嚴桂珍。1940年秋,正在江邊采蘆葦?shù)膰拦鹫溆龅奖蝗哲婇_槍打傷的新四軍干部陸朝彬。她冒著生命危險把陸朝彬背下堤岸并且藏到家中,請來醫(yī)生為他治療。為了陸朝彬養(yǎng)傷期間的安全,她托人把自己的兒子賈常南送到上海當學徒,讓陸朝彬頂替自己的兒子、改名為賈常南住在家中。經(jīng)過嚴桂珍三個多月的精心護理,陸朝彬傷愈歸隊。臨別時,他深情地喊嚴桂珍“媽媽”。嚴桂珍也激動地說:“我原來只有一個兒子,現(xiàn)在你就是我的小兒子。”嚴桂珍還擔任中共地下黨秘密情報員,曾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掩護革命同志、傳遞重要情報。
“江心跳板”保障新四軍轉戰(zhàn)大江南北
1939年10月,在蘇州、無錫一帶活動的由葉飛率領的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奉命移師揚中,與管文蔚率領的“挺縱”會師合編。當月26日,會師合編大會在揚中八橋鎮(zhèn)廣善堂廣場召開,會場上“熱烈慶祝江抗、挺縱上升為主力”“挺進蘇北、堅持抗戰(zhàn)”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陳毅代表新四軍軍部祝賀兩支部隊會師合編成新的新四軍挺進縱隊,上升為主力部隊,并介紹了國內外形勢,勉勵大家團結一致,戰(zhàn)勝困難,英勇殺敵,奪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接著,葉飛宣布合編后的干部名單,管文蔚任挺進縱隊司令員,葉飛任政治委員兼副司令員,張藩任參謀長,陳時夫任政治部主任。新的“挺縱”下轄第1團、第2團、第3團、第4團,喬信民、徐緒奎、梅嘉生、韋永義分別擔任各團團長。
會師合編后,新四軍挺進縱隊投入了緊張的整訓,并在揚中開展了機智靈活的抗敵斗爭,粉碎了日偽利用長江天塹對長江南北的嚴密封鎖,保證了新四軍主力南北轉戰(zhàn)戰(zhàn)略部署的順利實施。當年年底,第2團開赴江南堅持武裝斗爭,其余大部分部隊于1940年1月挺進蘇北,參加了同年10月著名的黃橋戰(zhàn)役,剩余小部分部隊繼續(xù)留在揚中活動。新四軍挺進縱隊為創(chuàng)建蘇中、蘇北抗日根據(jù)地,溝通華中與華北的戰(zhàn)略聯(lián)系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