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沉重的打擊
鄧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
之后她的家
就成了八路軍和傷員的休息站
為了讓八路軍能多吃點兒
鄧玉芬節(jié)衣縮食
戰(zhàn)士們都知道
豬頭嶺上有位鄧媽媽
為了保衛(wèi)家國
鄧玉芬獻出了
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至愛
她說自己一定要親眼看到
勝利到來的那一天
1945年8月15日
鄧玉芬日思夜想的日子終于到了
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
面對沉重的打擊
鄧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
之后她的家
就成了八路軍和傷員的休息站
為了讓八路軍能多吃點兒
鄧玉芬節(jié)衣縮食
戰(zhàn)士們都知道
豬頭嶺上有位鄧媽媽
為了保衛(wèi)家國
鄧玉芬獻出了
一個妻子和母親的至愛
她說自己一定要親眼看到
勝利到來的那一天
1945年8月15日
鄧玉芬日思夜想的日子終于到了
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了
1937年7月7日。 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新華社發(fā) “盧溝橋!盧溝橋! 男兒墳?zāi)乖诖藰颍?最后關(guān)頭已臨到, 犧牲到底不屈撓; 飛機坦克來勿怕, 大刀揮起敵人跑! 盧溝橋!盧溝橋! 國家存亡在此橋! ……” 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新華社發(fā) 在中國 沒有第二座橋像這座橋一樣 讓億萬同胞刻骨銘心 盧溝橋上的石獅 新華社發(fā) 距離北京市中心約...
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在宛平城外盧溝橋悍然發(fā)動“七七事變”,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的序幕。 盧溝橋,記錄著一段歷史。愿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中國人,記住這一天! 這是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 這是“七七事變”后拍攝的第29軍將...
今天,七七事變82周年 硝煙散去,和平安寧 但無論過去多久 那段歷史,那段歲月 依然銘記在心,永不敢忘 1937年7月7日 借口有士兵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失蹤 日軍強行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 在遭到中國守軍嚴辭拒絕后 日軍武力炮轟宛平城 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被日軍炸毀的宛平...
2014年7月7日,首都各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隆重集會,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七十七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儀式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zhàn)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2014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七十七周年儀式上發(fā)表...
臺灣多個團體6日在臺北舉行“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82周年”演講會等活動,追思在全臺灣倡導(dǎo)紀念“七七事變”的《中華雜志》發(fā)行人、史學家、臺灣“中國統(tǒng)一聯(lián)盟”名譽主席胡秋原先生。與會者表示,唯有正視中華民族的歷史,才能直面現(xiàn)實,走向統(tǒng)一與復(fù)興的未來。 胡秋原先生的學生、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姜新立表示,他是《中華雜志》的老筆者,胡先生以“中華”作為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