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這段材料描述了張靈甫“突圍時被擊斃”。但看不出是“從山洞里往外沖時被擊斃”,還是“在山洞外組織突圍時被擊斃”。不過,明確說明了“是當(dāng)時被擊斃”,不是被擊傷后死亡。
《蔣匪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漣水戰(zhàn)役,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損失慘重。張靈甫對左右說:“一年之內(nèi)不消滅共產(chǎn)黨,死無葬身之地!”“今春七十四師由蘇入魯,張靈甫眼看到蔣軍第一快速縱隊、二六師、五一師分別在蘭靈、嶧縣、棗莊相繼就殲,知道風(fēng)頭不對,不知有哪一天會輪到自己,因此,假托生病向蔣介石提出‘身體不好,要求休養(yǎng)’,但未批準(zhǔn)。張靈甫畢然有些眼光,果然不出所料,像癩皮狗一樣的死了。”“至于‘無葬身之地’云云,未免擔(dān)憂,因人民解放軍一本寬大為懷之旨,妥為打殮矣。”
“蔣介石嫡系精銳主力第一個美械師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已為人民解放軍手中的美國武器擊斃。沂蒙山孟良崮殲滅戰(zhàn)之第四天(十六日)當(dāng)蔣軍七十四師師部就殲時,張靈甫妄圖突圍逃生,人民解放軍的美造湯姆機槍擋住了他的去路,彈中張氏后腦而死。尸首查出后,經(jīng)被俘之該師輜重團上校團長黃××、(五十八旅)一七二團上校團長雷勵群及張靈甫之侍從秘書張光第等人前往辨認(rèn),確證張氏后腦被湯姆槍彈炸傷,血管與腦漿均已干枯,長方大臉,鼻高大身材魁梧,右腿曾因傷殘廢,較左腿為細瘦,尸體已開始腐臭,人民解放軍已備棺代為埋葬,以待張氏家屬前來領(lǐng)柩回籍。按張靈甫四十三歲,陜西長安人,保定軍校第四期步兵科畢業(yè),曾歷任營、團、旅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等職,個性強暴,崇拜拿破侖、希特勒,對下管制甚嚴(yán),為蔣介石所鐘愛的心腹干部,亦為美帝國主義所喜愛培植的得意走狗。如今美械美訓(xùn)之七十四師全軍覆滅,張靈甫亦未能身免,不知蔣美作何感想!?”
評析:這段材料對張靈甫被擊斃的描述,比較細致,與其他描述不一樣。強調(diào)張靈甫是在“妄圖突圍逃生”時被湯姆槍擊斃,不是被炸死在山洞,更不是被擊傷后死亡,且在“尸首查出后”作了“辨認(rèn)”。參與辨認(rèn)的,是熟悉張靈甫的、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或其侍從人員。這段材料描述說,張靈甫是腦部被炸傷因“血管與腦漿均已干枯”而死亡,且“尸體已開始腐臭”。說被發(fā)現(xiàn)時張靈甫“血管與腦漿均已干枯”而死亡,應(yīng)該說得通,但說“尸體已開始腐臭”,不易理解。
1949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編發(fā)的《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三年戰(zhàn)績》一書記載: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一日,敵人復(fù)由臨沂、泰安一線,分三路北犯,企圖壓迫我華東解放軍退至膠東狹窄地區(qū)。我乃集中全部主力,選擇敵人中路之湯恩伯集團中最突出于蒙陰以東的整編七十四師,加以猛烈的圍攻,從五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將其全殲于蒙陰東南之孟良崮地區(qū),共斃傷俘敵三萬二千余人,該師師長張靈甫被我擊斃。七十四師被殲后,進犯魯中之?dāng)臣慈€潰退。
評析:在這本大開本書中附有當(dāng)時張靈甫被擊斃的照片以及孟良崮戰(zhàn)役的五張圖片。張靈甫被擊斃的照片說明是:“蔣匪軍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被我軍擊斃”。從這些照片看,張靈甫被擊斃的情況與《蔣匪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一文描述一致。
一言以蔽之,以上關(guān)于張靈甫被擊斃的原始資料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