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過了四五天,分區(qū)發(fā)來電報要友人返回。聽到這個消息他很難過,要求我們把他留下。大家和他開玩笑說:我們這個廟小,容不下你這個菩薩。他聽不懂,問這話是什么意思?向他解釋以后,沒想到他第一次板起面孔,顯得很生氣。嚇得我們趕緊說明,不是我們不想留你,而是估計上級有更加重要的任務要你去完成。聽我們這么一說,他的臉色才由陰轉晴,稍稍露出了笑容。
過了一會兒,他含著眼淚深情地望著我們說:“也許你們不相信,和你們在一起的這十多天,是我有生以來活得最有意義也是最開心的時候。我總算有機會為中國人民做了點事情,也為自己贖了點罪。”
臨走時,我們把他送到村頭,大家都依依不舍。
這一別就是70年,不知道他現(xiàn)在情況怎樣。如果他還健在的話,相信他一定會像當年在靖江城外的屋頂上拿著話筒不停喊話那樣,為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分子企圖東山再起的倒行逆施,而奔走呼號。
兩位戰(zhàn)斗英雄
當他爬到離墻頭還有半人高的距離時,迅速掏出兩顆手榴彈,拉掉彈弦,在即將爆炸的一瞬間扔向了敵人。
9月8日,我們又馬不停蹄趕到泰興,攻打泰興城。這里駐扎著偽軍第十九師,大約四千多人。敵人仗著人多,又有高大的城墻和寬闊的護城河作屏障,加上靠近泰州,因此很頑固,不肯投降。也因此我們花了整整四天時間,才把它打下來。在這次戰(zhàn)斗中,我們團出了兩位戰(zhàn)斗英雄,一位叫殷根寶,一位叫叢遠寬。
殷根寶擔任二連的班長,他率領全班同志冒著敵人猛烈的火力,利用吃飯桌蒙上濕棉被做成的土坦克作掩護,沖過一片開闊地,再沖過浮橋,然后通過竹梯迅速爬上城墻,在墻頂上和敵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肉搏戰(zhàn)。
當殷根寶看到兩個敵人端著刺刀同時刺向戰(zhàn)友黃勇的危急關頭,他一個箭步上去,首先捅倒了一個敵人,接著一個反轉身,刺刀直插正刺向自己的另一個敵人。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廝殺,敵人終于潰退了,我軍隨之通過這個缺口涌入城內。戰(zhàn)后,他被評為戰(zhàn)斗英雄。一位音樂工作者還專門為他譜寫了一首歌,歌名就叫《戰(zhàn)斗英雄殷根寶》。這首歌曾在團里廣為傳唱,影響很大。
不幸的是,殷根寶同志后來在解放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了。
叢遠寬是警衛(wèi)連的班長,也是突擊隊的隊長。他帶領突擊隊兩次攻擊受阻之后,第三次改變戰(zhàn)術,把竹梯放得低于城墻頭,使敵人的手夠不著去推翻我軍登城的梯子。當他爬到離墻頭還有半人高的距離時,迅速掏出兩顆手榴彈,拉掉彈弦,在即將爆炸的一瞬間扔向了敵人。隨著兩聲巨響,他趁勢翻上城頭,搶過敵人的一挺機槍,立馬向兩邊的敵人猛烈掃射。
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使敵人不知所措,慌忙向城里逃跑。叢遠寬和突擊隊的其他同志也緊跟著追了過去。戰(zhàn)后,他被評為戰(zhàn)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