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漸遠
第-批3輛M55是9月18日運抵金門,第二批3輛M55于9月21日運到。蔣介石對18日起運十分關心,親自由高雄飛馬公督導裝載,船團出發(fā)后才飛回高雄,下榻西子灣行館,但直到19日深夜電報確認M55安抵金門后,才放心就寢,足見其對該武器扭轉戰(zhàn)局的厚望。
據胡璉回憶,每批M55深夜搶灘時,解放軍均會猛烈轟擊,國民黨軍也開炮還擊掩護。金門守軍則在沙灘鋪設鋼板,以利M55上岸,但仍感笨重,步履緩慢,在炮火下顯得驚險萬分。M55駛離海岸到公路后,因金門重要公路已改鋪混凝土,成堅硬耐壓的高速通路,便“躍進如飛,迅速加入戰(zhàn)斗,只是100多發(fā)的奇襲射擊,眼看敵岸炮毀人亡、煙幕沖天。國民黨軍官兵久處敵人彈幕壓抑,至此歡聲雷動”。
在實戰(zhàn)中,因為炮兵只有一周進行換裝訓練,操作熟練度自然需要加強,但是M55對激昂金門國民黨軍士氣與震懾解放軍“發(fā)揮的攻效甚大”。兩批M55實際參戰(zhàn)日期都約在登陸日的8天后才參戰(zhàn),無論是否是等待炮車陣地建成而延后實戰(zhàn),此記錄都與胡璉將軍的回憶不同。
解放軍發(fā)現國民黨軍巨炮上島后,不久也調來4門蘇制203毫米重炮,放列于蓮河陣地,開炮反制。但9月27日,國民黨軍炮兵607營第三梯次搶灘成功,又帶給金門6門M2型8英寸口徑牽引式榴彈炮,加上6輛M55,島上便有12門“8英寸榴”。解放軍長程重炮相對明顯不足,故到9月29日后,當面解放軍炮已完全被國民黨軍隊壓制。
毛澤東已取得政治利益,軍事上解放軍又無法以封鎖削弱并占領金門,越玩越大的國共炮戰(zhàn)逐漸對中共不利。因為美蘇若因金門直接沖突,“金門戰(zhàn)場”將擴大成“華南戰(zhàn)場”,“美蘇勢力將借此進入中國,國民黨軍也可能因此在美國支援下,在大陸華南建立前進基地及復員地方政府,對中共顯然不利”。
國民黨軍炮兵607營的“特種武器”成功壓制解放軍后,大陸宣布“暫時?;鹨恢堋薄皶簳r?;饍芍堋薄皢未螂p不打”,利用間歇停火宣言,爭取進行陣地工事補強的時間,減少火炮損失,及避免沖突升級。
M55直到1959年初金門局勢較穩(wěn)定后,才運回歸還美軍,但國民黨政府又換得36門M2牽引式8英寸榴彈炮,及24輛18噸M4火炮牽引車,并成立了3個8英寸榴彈炮營。
戰(zhàn)后,因美國中情局及美軍情報單位請國防部命令參戰(zhàn)國民黨軍,對這些美方武器的來龍去脈保密,故至今應尚有許多健在的國軍炮兵607營官兵,因服從天職而沉默。
?。ū疚膿秴⒖枷ⅰ返霓D載文章加以刪改,以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