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1日電(郭佩珊)10月9日,土耳其向敘利亞北部發(fā)起了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截至目前,土軍襲擊已造成多人死傷,基礎設施嚴重受損。敘政府強烈譴責土耳其的“侵略”行為,安卡拉當局則表示,此舉意在消除針對土耳其的“恐怖威脅”。

敘利亞國家電視臺10月9日報道,土耳其軍隊當天向敘利亞哈塞克省北部地區(qū)發(fā)起軍事行動,土軍對該省拉斯艾因市敘庫爾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目標發(fā)動密集炮擊,造成當地基礎設施損毀,大量民眾出逃。
此前,美國亮出“不參與、不支持”的態(tài)度;9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又表示,敘利亞北部已“沒有美國士兵”。專家分析稱,這是在為土耳其的軍事進攻“鋪路”。與此同時,國際各方紛紛發(fā)聲,稱此次軍事行動,或給盤踞在此的恐怖主義勢力以可乘之機。
土耳其軍隊烽煙已燃,敘邊境沖突一觸即發(fā),此次軍事行動土耳其意欲何為?又將給持續(xù)動蕩的中東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土軍“劍指”敘庫爾德武裝:一場蓄謀已久的行動
10月9日,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表示,正式開啟對敘利亞邊境的軍事行動,目標是清除土敘邊境地區(qū)的庫爾德人自衛(wèi)隊,建立“安全區(qū)”,以便安置位于土耳其的400萬敘利亞難民。
截至目前,土耳其軍隊已對敘哈塞克省北部、拉卡省等發(fā)動襲擊,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20名平民受傷。在大范圍炮擊和空襲之后,地面部隊也已出動。
事實上,土耳其與敘庫爾德武裝的“恩怨”由來已久,前者把后者定義為“恐怖組織”。2014年來,土國內不斷延長允許打擊敘境內庫爾德武裝的議案。此次“和平之泉”行動最先于2019年8月提出,是2016年來,安卡拉對庫爾德武裝發(fā)動的第三次軍事行動。

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美國“拋棄”昔日盟友,但仍給土耳其“畫下紅線”
一直以來,庫爾德武裝是美國在敘利亞國內,打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重要盟友。然而,當土耳其軍隊的“槍口”決定對準庫爾德人,美國政府選擇了“沉默”。
10月7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將要撤出美軍。他說:“我把這場戰(zhàn)斗推遲了近3年,但現在是時候結束這些無休止的戰(zhàn)爭了”。此前一天,白宮還發(fā)表聲明稱,美國對這場行動“不參與、不支持”。
美國輿論認為,白宮這份“不同尋常”的聲明,對庫爾德人的命運保持了沉默,意味著美國基本放棄了曾與之并肩抗擊IS的庫爾德武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