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美國空軍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近日再次試射失敗。這是該型高超聲速導彈今年遭遇的第三次試射失敗。美國空軍此前曾透露,AGM-183A將在2022年具備作戰(zhàn)能力。那么,美國空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接連失敗說明什么問題?AGM-183A能否按照美軍預期在2022年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就相關話題,總臺央廣記者王冰專訪了軍事觀察員邵永靈。

B-52H戰(zhàn)略轟炸機攜帶AGM-183A導彈進行試射(環(huán)球網)
據報道,繼今年4月和7月分別發(fā)生試射失敗后,這次是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遭遇的第三次試射失敗。軍事觀察員邵永靈分析,美國空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接連失敗,主要是因為美軍在高超聲速導彈研發(fā)方面,過于追求先進指標、技術存在缺陷造成的。
邵永靈:美國空軍高超聲速導彈試射接連失敗,背后反映出很多問題。第一,研發(fā)起步晚了。雖然美國開始研發(fā)高超聲速武器的時間比較早,但它只是停留在技術驗證階段。也就是說,從真正起步研發(fā)的時候,它就已經落后于其他軍事大國了。第二,發(fā)射平臺復雜。由于美國空軍的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是從飛機上發(fā)射的,這就會使它面臨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因為用飛機發(fā)射高超聲速導彈,比在地面發(fā)射時技術方面更復雜。第三,過于追求先進。其他國家的高超聲速武器,特別是助推滑翔高超聲速武器發(fā)射后,都是先出大氣層,然后再進入大氣層。據說AGM-183A是全程在大氣層內滑翔,雖然隱蔽性方面會更好一些,但也提高了技術門檻。

AGM-183A導彈(環(huán)球網)
報道稱,美國空軍此前曾透露,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將在2022年具備作戰(zhàn)能力。對此,軍事觀察員邵永靈分析,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短期內試射成功前景堪憂,在2022年形成作戰(zhàn)能力幾乎沒有可能。
邵永靈:美國空軍當初曾提出,AGM-183A新型高超聲速導彈將在2022年具備作戰(zhàn)能力,但前期的各種試驗都能成功才有可能。我們知道,美國空軍去年參與了陸海空三軍通用的一款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fā),但是他對通用的高超聲速武器不太滿意,所以就退出來單獨搞了一個AGM-183A。當初,美國相關部門認為,從研發(fā)到作戰(zhàn)部署兩年時間差不多,因為美國畢竟是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基礎的。但是沒想到在研發(fā)過程當中,他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現在來看,在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美國空軍想把研發(fā)應用高超聲速武器的所有任務都完成,幾乎不太可能。我認為,這型高超聲速導彈應用部署,至少會推遲一年甚至兩到三年時間,而且還要看后續(xù)的相關試驗是不是順利。

俄軍護衛(wèi)艦發(fā)射“鋯石”導彈(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有分析認為,由于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研制領域技術不成熟,未來俄羅斯對美國的技術優(yōu)勢只會越來越大。對此,軍事觀察員邵永靈認為,由于軍事需求和技術儲備不同,俄羅斯目前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fā)應用方面確實領先于美國。
邵永靈:對于美國和俄羅斯來說,兩國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追求的目標是不一樣的。俄羅斯主要是想通過部署高超聲速武器,去平衡反制美國反導系統的部署。目前,真正能夠體現俄羅斯水平的是“鋯石”高超聲速導彈。“鋯石”是一種吸氣式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發(fā)射后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不需要攜帶氧化劑,只要有燃燒劑就可以了,技術含量比較高。除了用于反艦,“鋯石”未來還可以成為一款多功能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此外,根據最新消息,俄羅斯“鋯石”高超聲速導彈明年就要正式列裝。當前,美國也在發(fā)展吸氣式高超聲速巡航導彈,但是它還停留在技術驗證階段。
一直以來,由于美國并沒有突破對手反導系統的軍事需求,所以也就沒有急于研發(fā)高超聲速導彈。現在它開始投入研發(fā)了,難免對技術的要求會更高一些?,F如今,美國和俄羅斯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確實有不小的差距,俄羅斯的確是走在了美國的前面。但是,這個差距可能也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
(來源: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