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布
【直新聞按】
美軍周四晚間用火箭彈空襲了敘利亞境內的親伊朗民兵組織,打死17人。但外界觀察到,由拜登親自策劃的這次襲擊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襲擊的烈度和影響都十分有限,顯示中東不是拜登的戰(zhàn)略重心。在拜登有意重返伊核協(xié)議之際,各種勢力蠢蠢欲動,美軍用空襲宣告“重返中東”的“氣場不足”,中東各方對此怎么看?
拜登上臺后的首次實戰(zhàn)行動
當?shù)貢r間周四,美國國防部證實,美軍在敘利亞靠近伊拉克的東部邊境地區(qū)一處由激進民兵組織控制的檢查站及附屬設施發(fā)動空襲,并稱這是對上周一發(fā)生在伊拉克境內的一宗針對美軍基地的火箭彈襲擊的報復行動。
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表示,美國依靠伊拉克方面的情報偵察對敘利亞發(fā)動了打擊,并對這些情報的準確性充滿信心。有敘利亞人權組織表示,美軍的這次報復性襲擊摧毀了3輛運輸軍火的卡車,導致17名來自“人民動員力量”組織的民兵喪生。“人民動員力量”是一個包括“卡塔布真主黨”和“薩義德烈士營”在內的傘式組織。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周五呼吁各方重敘利亞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避免給敘利亞局勢增加新的復雜因素。俄羅斯媒體引述該國消息人士的話稱,美軍空襲敘利亞是對一個聯(lián)合國成員國、主權國家領土的攻擊,是不可接受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俄羅斯不排除要求聯(lián)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觀察指出,敘利亞擁有俄羅斯產的S-300防空反導系統(tǒng),應付火箭彈襲擊綽綽有余,但敘利亞軍方通常選擇沉默,從未開機攔截這些入侵的武器。敘利亞媒體報道稱,當?shù)貢r間周五深夜至周六零時,美軍使用多枚火箭彈發(fā)起空襲,摧毀了位于敘利亞阿布卡邁勒口岸地區(qū)的“伊朗支持的激進基地”,包含卡塔布真主黨(Kataib Hezbollah)和薩義德烈士營(Kata'ib Sayyid al-Shuhada)。
當?shù)孛襟w報道稱,這兩個組織上周一使用三枚火箭彈襲擊了美軍駐伊拉克庫爾德地區(qū)首府埃爾比勒機場附近的一處基地,造成1名美軍士兵和7名聯(lián)軍士兵受傷,1名基地的承包商死亡。但這兩個組織都否認發(fā)起襲擊。也有分析認為,不排除是別的勢力以火箭彈襲擊美軍基地,為拜登政府正在策劃的重返伊核協(xié)議制造障礙。
美聯(lián)社報道稱,美軍的這次空襲是拜登上臺后的首次實戰(zhàn)行動。五角大樓發(fā)言人科比證實,空襲的決策并非來自美軍的建議,而是拜登親自下達的命令,是一次“自上而下”的任務,目的是為了表達對上周駐伊拉克美軍基地遇襲事件作出“適度的軍事回應”,有助于“中東地區(qū)的整體局勢升級的風險”。
拜登拒絕在中東投入更多戰(zhàn)略資源?
路透社指出,拜登下令的這次空襲顯然經過精心設計,在烈度上進行了控制,動用的武力規(guī)模有限,僅僅使用了火箭彈。美聯(lián)社認為,雖然這次的行動是拜登政府首次在中東展開的實戰(zhàn)軍事攻擊,但這不代表美國未來將會擴大介入中東地區(qū)的軍事活動,因為拜登政府定下的戰(zhàn)略中心不在中東。
路透社還援引一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說,展開這些空襲的決定意在發(fā)出一個信號:雖然美國希望懲罰這些親伊朗的民兵組織,但不希望讓局勢失控而演變成為更大的沖突。這意味著拜登拒絕在中東投入更多的戰(zhàn)略資源,下令空襲更多的是為了維持美國的“尊嚴”,以及回應盟友的要求。
五角大樓發(fā)言人柯比強調,在發(fā)動空襲之前,美方與中東盟友進行了外交管道的溝通,獲得了盟友的“一致同意”。這被認為是執(zhí)行了拜登定下的“聯(lián)合盟友”原則。事實上,自小布什政府之后,美國就想極力擺脫中東“泥潭”,歷任總統(tǒng)都有意在中東分階段抽身,但遭到當?shù)孛擞训臉O力反對,而美國的政策也有反復。半島電視臺駐華盛頓記者希哈卜·拉坦西指出,特朗普政府時期下令使用“極不相稱的武力”刺殺了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鼓舞了美國的中東盟友,但惡化了當?shù)氐木謩?,拜登上臺后,努力與特朗普的中東政策劃清界限。
拜登似乎有意給美國在中東的頭號盟友以色列“使臉色”。他上任快一個月的時候才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美國媒體稱拜登將以色列放在“外交名單的底部”,是最后一批與之通話的外國領導人。內塔尼亞胡所在的以色列利庫德集團發(fā)推對此表達憤怒。內塔尼亞胡在那通電話中談到了“應對伊朗威脅”以及“持續(xù)和平”的議題。但他也承認,在伊朗問題上,與拜登“有分歧”。
特朗普政府時期全面倒向以色列,但拜登上臺前就表明不會繼續(xù)像特朗普一樣簡單化處理伊朗問題,甚至要推動美國重返伊核協(xié)議。作為回應,視伊朗為“死敵”的以色列方面在拜登上臺第一周,就罕見由以色列參謀總長柯查維透露,以色列國防軍已經制定了“好幾份”對伊朗作戰(zhàn)的“全面計劃”以及“后備計劃”,并批評拜登政府有意重回“伊核協(xié)議”是“巨大錯誤”。美國媒體報道稱,由以色列軍方來批評美國新任總統(tǒng)的外交政策,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但很顯然是以色列政府授意的行為。
以色列參謀總長柯查維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發(fā)文指出,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協(xié)議態(tài)度已決,現(xiàn)在的問題只是誰先邁出第一步。英國《泰晤士報》援引匿名美國國安圈人士的話稱,拜登政府正在著手研究,在沒有取消對伊朗經濟全面制裁的情況下,如何放寬對伊朗的制裁。譬如,經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伊朗提供貸款,以緩解伊朗的財政困境。伊朗外長扎里夫回應稱,只要美國放棄制裁,將“立即逆轉”鈾濃縮。對以色列來說,美伊關系緩和是重大的戰(zhàn)略打擊。
做給歐洲盟友看?
在另一個層面,拜登下令空襲敘利亞境內的目標還有做給歐洲盟友看的意圖。美國的歐洲盟友一直希望美國不要在中東意氣用事,因為中東局勢惡化而產生的難民問題只能由歐洲國家來買單,這已經造成了歐洲治安動蕩。但在克里米亞危機之后,歐洲對俄羅斯高度提防,俄羅斯借打擊“伊斯蘭國”之機重返中東,并長期支持伊朗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這都讓歐洲國家感到強烈不滿。因此拜登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民兵基地,就是間接打擊俄羅斯勢力。歐洲國家廣泛支持美軍在中東采取的有克制的軍事行動。
俄敘議會間友好小組負責人德米特里?薩布林周五反駁稱,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威脅尚未消除之際,美國卻對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的敘利亞的親伊朗民兵組織發(fā)動襲擊,是給打擊恐怖主義制造障礙,這只會讓中東的局勢“更加血腥”,暴露出美國的偽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