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月24日報道 法國《回聲報》網(wǎng)站1月20日刊文稱,法國潛艇的澳大利亞“世紀訂單”出現(xiàn)問題。全文摘編如下:
四年前,法國海軍集團同澳大利亞達成“世紀合同”,為后者建造12艘潛艇,總額超過500億美元。澳大利亞現(xiàn)在考慮擺脫海軍集團的服務。
延遲、成本超出、法澳之間工作分攤出現(xiàn)隔閡。這一合同現(xiàn)在遭遇多重打擊。
海軍集團為合同下一階段也就是基礎設計階段估測的成本比澳大利亞國防部預算計劃高出50%。不過,海軍集團所有承諾中遭遇非難最多的是60%的工程要在澳大利亞實現(xiàn)這一條。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澳大利亞當年招標時,價格更便宜且交付更快的日本“蒼龍”級潛艇,受到托尼·阿博特政府的青睞。但其繼任者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最終同法國海軍集團簽約。除了潛艇本身的技術屬性外,在澳大利亞而不是在日本建造的諾言使得法國企業(yè)獲勝。
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已經(jīng)急不可耐了。澳大利亞媒體周一披露說,國防部在思考接近薩博考庫姆公司的可能性。這家瑞典企業(yè)曾設計了澳大利亞海軍目前擁有的“科林斯”級潛艇。
取消合同的威脅是實在的。澳大利亞CMAX咨詢公司亞太防務專家泰森·薩拉總結說:“澳大利亞政府打算同作為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重要合作伙伴的法國保持良好關系。但是,涉及該項目的延遲、成本提高、保留給澳大利亞企業(yè)的工程比例的承諾無法兌現(xiàn)等問題,引發(fā)了很多的失望和憤怒。在不和睦的情況下,現(xiàn)在最可信的B計劃將是同薩博考庫姆就新一代‘科林斯’級潛艇展開談判。”
在巴黎,海軍集團人士駁斥這些被認為夸張的批評。自合同一開始,海軍集團就著手最大化“澳大利亞制造”的份額。反對者要求具體數(shù)字。海軍集團由此做出60%工程內(nèi)容由澳大利亞企業(yè)完成的承諾,并在去年12月23日提交了建議文件。這些建議目前在客戶手中。
最后,海軍集團否認一切延遲:“項目書按預定日期將在月底完成。盡管有新冠疫情,沒有任何一項防務項目遭受延遲。”
此時此刻很復雜。合同公布已有4年,而從澳大利亞公民的角度看則沒有任何具體落實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