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雜志》刊登美國空軍退役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和自由撰稿人約翰·洛厄里的一篇文章,簡要介紹了美國空軍上將、空軍副參謀長約翰·皮奧特羅斯基的成功之路。
1934年2月17日,約翰·皮奧特羅斯基出生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1952年9月應征入伍,加入了美國空軍。皮奧特羅斯基從應征入伍的無線電修理工開始,最后成為美國空軍四星上將、美國空軍副參謀長,從而實現(xiàn)了自己的美國夢。
皮奧特羅斯基是一位波蘭移民的兒子,畢業(yè)于密歇根州迪爾伯恩市的亨利·福特職業(yè)技術學校。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18歲的皮奧特羅斯基進行了入伍登記。他先后在拉克蘭空軍基地和凱瑟樂空軍基地接受基礎訓練,1953年7月轉至哈林根空軍基地接受進一步的培訓。
在新兵訓練中心結束訓練以后,皮奧特羅斯基被分配到凱瑟樂空軍基地學習基本的電子課程,然后進入了雷達維修學校學習。在一次檢查周末值勤表的時候,皮奧特羅斯基發(fā)現(xiàn)了一封邀請志愿者作為飛行員或者導航員參加飛行訓練的信件。皮奧特羅斯基立即主動報名參加。
很容易地通過測試以后,皮奧特羅斯基告訴面試官,他希望參加飛行員訓練。面試官告訴他,飛行員訓練班可能要延遲兩年;而導航員培訓班可以在短短幾個星期完成培訓。皮奧特羅斯基則自信的回答:“先生,你剛剛獲得了一名導航員。”
以前的電子課程和雷達維修知識為皮奧特羅斯基參加導航員培訓提供了非常理想的條件。1954年8月,他獲得了空軍導航員銀色機翼徽章并被授予少尉軍銜。
培訓結束以后,皮奧特羅斯基被分配到位于日本的第67戰(zhàn)術偵察聯(lián)隊,開始執(zhí)行天氣偵察飛行任務。同時他又學習了兩年的大學課程。
晉升為中尉以后,皮奧特羅斯基回到美國,請求參加飛行員訓練并獲得了批準。皮奧特羅斯基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并被授予司令官獎杯。他被分配到威廉姆斯空軍基地的戰(zhàn)斗機中隊參加作戰(zhàn)人員訓練。由于他具有電子和雷達專業(yè)背景,因此他在威廉姆斯空軍基地擔任電子產品維修人員。
皮奧特羅斯基認為這項工作非常合適,因為他擅長改善作戰(zhàn)飛機的火控系統(tǒng)和雷達系統(tǒng)。同時,他駕駛噴氣式戰(zhàn)斗機和基地的C-47型、C-45型運輸機平均每月飛行90小時。很快,他晉升為上尉。
1961年5月7日,皮奧特羅斯基前往埃格林空軍基地赫爾伯特機場報到。新的單位將裝備海軍的T-28B型教練機和A-26型輕型攻擊轟炸機。雖然皮奧特羅斯基具有這兩種飛機的飛行經驗,但是卻被指派為武器裝備和軍需品的負責人。不過,他覺得一定會有飛行機會。
皮奧特羅斯基對這項工作表示擔憂,因為他的彈藥經驗僅限于使用訓練彈藥。他的上司是一名二戰(zhàn)老兵,正好保存了兩本重要的陸軍航空隊的作戰(zhàn)手冊—《飛機炸彈》和《飛機的彈藥》。他把這兩本手冊贈送給了皮奧特羅斯基。
皮奧特羅斯基記住了這兩本手冊的內容。在新的工作單位,他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一名噴氣機時代的飛行員、武器彈藥的負責人并且深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武器。這些綜合知識使他成為嶄露頭角的空中突擊隊行動中不可或缺的寶貴人才。
1962年1月,皮奧特羅斯基跟隨美國空軍的特種部隊——空中突擊隊,派出兩架AT-28型轟炸機從南越的軍事營地邊和機場起飛,去支援受到北越部隊攻擊的美國陸軍的一支特種部隊。
到達目標區(qū)域上空后,光線昏暗,能見度很低,使支援任務變得異常艱難。不過,飛行員們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從AT-28型轟炸機上向北越部隊投擲了4枚凝固汽油彈并使用機槍進行了掃射,成功打退了北越部隊的攻擊,幫助陸軍特種部隊成功解脫。這一次成功的經驗,成為了約翰·皮奧特羅斯基上尉第一次真實的作戰(zhàn)體驗。
皮奧特羅斯基在以后的3年中經常參加作戰(zhàn)行動,同時也參與新型武器的研制工作。
美國陸軍的豪茲委員會(即陸軍戰(zhàn)術機動需求委員會,以陸軍中將漢密爾頓·豪茲的名字命名)要求皮奧特羅斯基前去作證,以評價空軍對于地面部隊的近距離空中支援作戰(zhàn)。經過充分的準備,皮奧特羅斯基后來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為反叛亂作戰(zhàn)飛機的可靠性和實用性發(fā)表了證詞。
由于美國空軍的作戰(zhàn)引導程序,皮奧特羅斯基在1965年享受了6個月的休假,利用這段時間他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大學校園獲得了大學學位。他以優(yōu)異而且完美的平均4.0分的成績畢業(yè)。他又回到了第一空中突擊聯(lián)隊,這一次是作為一名飛行教官而不是武器裝備和軍需品的負責人。
而后,皮奧特羅斯基被送到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戰(zhàn)斗機武器學校接受更多的教育,研究F-100型“超級佩刀”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火控系統(tǒng)、雷達以及20毫米口徑的M39型機關炮。他很快就被分配到武器學校的一個小組,進行為期一周的常規(guī)武器和戰(zhàn)術訓練課程學習。他的訓練任務還包括駕駛F-4C型“鬼怪II”式戰(zhàn)斗轟炸機。
獲得“鬼怪”式戰(zhàn)斗轟炸機的駕駛合格證以后,皮奧特羅斯基正式在戰(zhàn)斗機武器學校任教,指導這所學校的學生研究飛機的武器系統(tǒng),在飛機飛行時作為飛行員教官。正是在這個任務期間,他創(chuàng)立了噴氣式戰(zhàn)斗機使用懸浮降落傘信號彈進行夜間攔阻和近距離空中支援技術。這項技術通過空中突擊隊的AT-28型轟炸機以及B-26型轟炸機進行了完善。
1966年,皮奧特羅斯基協(xié)助美國海軍研制的AGM-62型“白星眼”光電制導滑翔炸彈投入批量生產。這種炸彈具有“發(fā)射后不管”的先進性能。1967年這種武器開始用于越南戰(zhàn)爭,裝備在了多種攻擊機、戰(zhàn)斗機和戰(zhàn)斗轟炸機上,該武器被證明實戰(zhàn)效果非常好。
皮奧特羅斯基完成了一系列的武器開發(fā)和教學任務后,晉升為空軍上校,并被任命為美國空軍駐意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第40戰(zhàn)術大隊的指揮官。在他的領導下,第40戰(zhàn)術大隊被美國空軍監(jiān)察長評為“最佳空軍大隊”。
1976年,皮奧特羅斯基被任命為俄克拉荷馬州廷克空軍基地第552空中預警和控制聯(lián)隊的指揮官。第552空中預警和控制聯(lián)隊裝備了E-3A型“望樓”大型空中預警機,這成為美國大陸防空的主要預警系統(tǒng)。然而,由于成本超支,美國國會對這種預警機的功效進行了辯論。
皮奧特羅斯基(此時已經是一名準將)認為E-3A型“望樓”預警機具有更大的任務潛力,并希望在戰(zhàn)術空戰(zhàn)時能夠部署預警機并指揮空中資產。他將他的觀點通過全球部署的關鍵官員進行驗證,同時在戰(zhàn)術和防空任務中展示了預警機的重要用途。隨后空中指揮和控制的概念成為美國空軍學說的一部分,并在戰(zhàn)斗中被一再證明。
1982年,皮奧特羅斯基晉升為中將,并擔任南卡羅來納州肖空軍基地第9空軍司令。
1985年8月,皮奧特羅斯基晉升為上將,并擔任空軍副參謀長。1987年2月,他擔任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的司令和美國太空司令部的司令。
皮奧特羅斯基的人生故事是美國人實現(xiàn)美國夢的典型例子。一個波蘭移民的兒子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和勇氣,從普通的士兵成長為美國空軍的高級領導人。
?。ɡ钣杏^編譯自美國《空軍雜志》)
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7-06/03/c_1296242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