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6月13日,在伊拉克費盧杰市中心,美國主導(dǎo)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lián)盟對“伊斯蘭國”目標實施空襲后地面升起濃煙。(新華社發(fā),哈利勒·達烏德攝)
【緣于“另有所圖”】
美國針對“伊斯蘭國”的打擊持續(xù)多時,為何遭遇“越反越恐”的窘境?中國西北政法大學(xué)反恐怖主義研究院副院長張金平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美國在反恐的同時另有所圖,并沒有全力投入。
首先,對美國而言,打擊“伊斯蘭國”勢力并不是其在敘利亞的首要目標。如何應(yīng)對這一組織在敘利亞的活動,實際上“依據(jù)美國的敘利亞政策而定”。
“美國一度視‘伊斯蘭國’為顛覆敘利亞政權(quán)的中心力量,或者試圖讓‘伊斯蘭國’與敘利亞政府兩敗俱傷。即使是目前,美國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依然沒有盡全力,”張金平說,“在敘利亞問題的前景沒有明朗之前,美國難以將打擊‘伊斯蘭國’作為第一目標。”
其次,美國希望以較小的成本打擊“伊斯蘭國”。“美國希望由土耳其、西歐國家、沙特、伊拉克政府及庫爾德力量等方面多出力,特別是多出地面力量,減少美國的負擔,包括人員傷亡,也包括經(jīng)濟負擔,”張金平說,但實際情況是,“其他國家也難以充當打擊‘伊斯蘭國’力量的急先鋒”。
自身投入不足的同時,美國出于地區(qū)事務(wù)主導(dǎo)權(quán)的考慮,又不愿意俄羅斯全力打擊“伊斯蘭國”。張金平說,俄羅斯空襲“伊斯蘭國”目標后,美國以各種理由指責(zé)俄羅斯,鼓動盟友給俄制造麻煩和施壓。
張金平說:“當前國際恐怖勢力活動的一幅清晰地圖,就是與地區(qū)動蕩相重疊,包括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也門、馬里等。這些地區(qū),都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干預(yù)所導(dǎo)致的國家政權(quán)顛覆和社會失序。”(記者郜婕,編輯鄭昊寧,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來源:新華網(wǎng)
原標題:中情局長稱“危險依舊” 美國為何治不了IS?
原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6-06/18/c_12907208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