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后,中國人民的腰桿才徹底的硬了起來。然而“有彈無槍”的尷尬讓中國開始大力研發(fā)洲際彈道導彈。而當時,西方和蘇聯(lián)都已經(jīng)擁有了成熟的洲際導彈體系,中國一直扮演追隨者的身份。然而,經(jīng)過了多年的大力發(fā)展,中國已經(jīng)研發(fā)出多型號洲際彈道導彈,而最近一些關于中國最先進洲際導彈東風-41的消息,更是讓該型導彈成為輿論的風口浪尖,中國洲際導彈真的從一個追趕者,成為了這個領域的領先者么?讓我們來看看目前世界主流的洲際導彈。

東風31A洲際導彈
東風-31是我國第一種遠程固體燃料彈道導彈,作為東風-5的接替者,是我國第二代戰(zhàn)略武器。東風-31導彈無論是在打擊精度還是在突防能力上,都比東風5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東風-31的體積比東風-5小了不少,生存能力也有所提升。東風-31導彈于1985年開始研制,經(jīng)過長時間的論證,東風-31導彈的方案被設定為大直徑、金本性和系列化,該導彈采用固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和小型化的彈頭技術,大量采用了復合材料,并使用了小型化電子設備和高精度的慣性制導設備。由于采用快速機動發(fā)射技術,突防能力強,采用了新一代的試驗遙測技術讓導彈精度也得到了提升。在突破了多重困難后,東風-31試射成功,并在2002年推出了改進型東風-31A,定型裝備部隊。中國擁有了首款固體燃料洲際導彈。
俄羅斯SS18“撒旦”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從該導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該導彈的恐怖。該導彈采用兩級液體燃料慣性制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打擊武器。該導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導彈,該導彈的有效載荷達9噸,可以攜帶25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相當于1600枚廣島原子彈的威力。如果采用多彈頭發(fā)射,該導彈可以攜帶10枚50萬噸當量的分彈頭,稱其為地獄的掌門人“撒旦”完全不為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