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作業(yè)讓家長“凌亂了” 自從寶寶上了幼兒園,市民黃女士就同步開啟了她的“手工達人”模式,因為幼兒園隔三差五總會布置一些讓她很頭痛的親子作業(yè)。“開始的時候覺得挺有意思,但時間長了,次數(shù)多了,親子作業(yè)就變成了一種負擔?!秉S女士說,幼兒園的親子作業(yè)有時候是用廢棄材料手工縫制布偶,有時候是用水果制作能站立的娃娃,有時候是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捏各種動物造型?!坝幸淮斡變簣@要我們用紙糊廈門的騎樓,我和孩子爸爸弄了將近3個小時,最終的成品有窗還有花園,結果看上去像清明節(jié)用品,我當時就凌亂了!”
黃女士印象最深的,是上個月的一次親子作業(yè)——尋找秋天的影子,要求找到形狀各異的落葉,“10月的廈門明明就還是夏天,沒有落葉??!公園都掃得那么干凈,我都想上樹摘了??膳畠赫f老師有交代樹上摘的不算,最后我都差點去環(huán)衛(wèi)工人的籮筐里掏了”!
滿肚子苦水“說多都是淚”
黃女士的經(jīng)歷并非個例,如今與幼兒園家長聊天,總能“接收”到很多苦水,而最大的源頭不外乎親子作業(yè)。
一位家長列出了這樣一份清單:“小班:中秋手工燈籠、環(huán)保服裝、樹葉畫;中班:編花籃、小橘燈、縫沙包;大班:蓋房子、制作繪畫冊?!边@位家長吐槽稱,孩子讀完幼兒園,自己也自學成才了,德智體美勞都全面發(fā)展了一回。
市民施先生前幾天就為了給兒子用火柴棒粘成一只螃蟹,奮戰(zhàn)到凌晨才收工。他說,這讓他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時代。不過施先生認為,幼兒園給孩子布置作業(yè)實際是在考父母,“經(jīng)常這樣太累人,幼兒園布置一次手工活,經(jīng)常能耗掉我們好幾個鐘頭,說多了都是淚啊”!
當然,在這些“淚”的對面,也有持肯定態(tài)度的家長,因為他們認為,親子作業(yè)確實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親子溝通,豐富了親子關系。
完成過程比作品質量重要
面對幼兒園的親子作業(yè),家長們用“拼娘坑爹”來形容,而幼兒園老師對這樣的評價也有所耳聞。不過,老師們表示,布置親子作業(yè)的初衷是為了讓家長和孩子多互動,完成親子作業(yè)的過程往往比最終的作品質量更重要。
昨天,導報記者聯(lián)系到黃女士寶寶班上的陳老師,陳老師表示,目前廈門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會設計各種親子作業(yè),目的無非是想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成長中來?!暗覀儼l(fā)現(xiàn),有些家長卻因為太過注重結果,而將本該和寶寶一起完成的事一手包辦,導致親子作業(yè)成為負擔。”
陳老師說,其實親子作業(yè)就是讓孩子和家長互相交流和溝通的作業(yè),通過互動,家長能知道孩子在學校里學了什么,孩子有時也能啟發(fā)家長,家長應該好好享受才對?!拔覀兏岢尯⒆幼约簞邮?,家長在一旁輔助就好,做到什么程度都無所謂,家長完全不用太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