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理性對待戀愛
對于此事,華僑大學一位負責學生工作的高老師認為,學校對待學生談戀愛的態(tài)度,一般都是不支持也不反對,但開設戀愛約會專用場所的建議,難免要被解讀為一種提倡學生談戀愛的做法,即使這種表態(tài)很“隱蔽”。
學校的功能在于培育人才,此舉首先就與“教育”的本質相悖。高老師表示,學生到高校就讀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成長,而非戀愛,因此,如果要動用公共資源,也應該是用來給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不是談戀愛的場所。
高老師提醒,前不久,國家人口計生委科學技術研究所發(fā)布的一組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每年人工流產(chǎn)人次多達1300萬,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5歲以下婦女占一半以上,也就是600多萬,大學生成為高發(fā)人群。而如今,對于一些大學生而言,“日租房”、“鐘點房”是他們很熟悉的場所,校園旁邊的安全套自動售賣機不再令人羞澀,性話題也已成為大學生之間公開的談資,這種種現(xiàn)象都值得反思。
因此,面對學生的戀愛問題,學校更應該加以理性引導,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性”,從而讓大學生,特別是女大學生學會自我保護,而非設立戀愛專用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