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0月2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文 張向陽/圖)連日來,一些人們原以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xiàn)象在被貼上了 “中國式”的標簽后,一躍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并引起無數(shù)人的關(guān)注和反省,一如“中國式接送”:每逢放學時間,家長們開著各種交通工具,扎堆中小學校門口翹首以待,導致學校附近交通堵塞。
在鷺島,“廈門式”也是“中國式”的接送孩子現(xiàn)象也在每天上下學時間準時上演,并成為兩代人每天的功課。
沒條件也要創(chuàng)造條件接送
前天中午,廈外附小三年級學生陽陽放學后,背起書包就徑直走到校門口。不過,他并沒有一下子融入人潮中,而是站上大門旁的階梯四處張望。
這時的陽陽,對眼前眾多聚集在校門口著急等待孩子出現(xiàn)的家長早已是司空見慣。一會兒,嘈雜的人群里傳來熟悉的聲音:“陽陽,爺爺在這里!”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到爺爺后,陽陽蹦下階梯,撥開人群,好不容易跑到爺爺身邊。
爺爺說,他每天都要來接陽陽,再和陽陽一起走回家。“陽陽的父母工作忙,就把我從老家接過來專門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其實從學校走路回家也就十分鐘,但是我們還是放心不下?!?/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