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一些希望展現(xiàn)自我,但又沒有機會成為“小小麻豆”的孩子,則選擇了給自己拍寫真來過一把“模特癮”。
此外,當一名“小拍客”,把暑假里每天的所見所聞用相機或DV記錄下來,大概也可歸為“新潮派”的做法。
采訪中,有幾位孩子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在暑期里將用相機記錄生活中有趣的畫面或片段,然后配上文字,整理成圖文并茂的日記,最終形成一本“暑期生活小紀實”。而這樣的想法,源于班上的老師,也得到家長的支持。
開開心心“賺”小錢
這幾天,在各大網絡平臺上,都出現(xiàn)了許多孩子詢問賺錢門路的帖子,其實,當有些孩子坐在電腦前發(fā)問時,有些小學生已經開始行動了。
就像二年級小學生曉曉,昨天,曉曉就把家里幾十個一次性水杯剪“矮”了一截,再在每個水杯里都鋪上幾片桑葉,放入3條蠶寶寶,最后在一片硬紙板上“打”出“賣蠶寶寶:3條一杯,一杯1元”的廣告詞,接著就是在小區(qū)樓下和媽媽一起“擺攤營業(yè)”。
曉曉媽說,支持曉曉這樣做,是因為她覺得這不但可以豐富孩子的暑期生活,還能讓孩子學會與別人溝通,體會賺錢的辛苦,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
另外,用十字繡簡單地繡出鑰匙掛飾再“賣”給親戚朋友,把小石頭畫成小動物造型再“賣”給左鄰右舍、將看過的圖書低價租借給同學也都成了孩子們“賺錢”的門路。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這些活動被孩子們稱為“賺錢”的行為,但導報記者發(fā)現(xiàn),孩子們真正在意的并非是自己“賺”了多少,他們樂此不疲的動力,其實是整個過程帶給他們的歡樂和充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