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企、家”四方合力,在學校開展系列頭盔安全專題教育
臺海網(wǎng)9月16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劉龍 實習生 劉方心嵐 文/圖) 近日,導(dǎo)報記者報道了漳州多個學校門口,駕駛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的家長中,多數(shù)家長自己有戴頭盔,卻很少給孩子戴頭盔。該現(xiàn)象引起交警部門和學校的重視。9月14日和15日,“警、校、企、家”四方合力,在學校開展一系列頭盔安全專題教育,通過“小手拉大手”的互動,帶動全社會共同營造平安暢通有序的交通環(huán)境。

▲一年級新生獲贈頭盔
1200頂頭盔 送給一年級新生
9月14日早上,導(dǎo)報記者來到薌城實驗小學新華校區(qū)。該校的全體師生正在操場進行新生頭盔捐贈儀式。企業(yè)將頭盔捐贈給學校,校長再將1200頂頭盔送給一年級新生。
儀式上,薌城交警向全校師生開展頭盔安全專題講座,講述頭盔對人身安全保護的重要性。隨后,一年級全體師生參觀校內(nèi)交通安全基地。其間,薌城交警給孩子們耐心講解各個交通安全標識,并進行現(xiàn)場問答。“參加這個活動很光榮,讓我對交通標識和交通規(guī)則的理解更加全面。今后,一定會讓爸媽給我佩戴好頭盔。”一名四年級學生說。“給新生送頭盔的活動,已經(jīng)做了三年。”薌城實驗小學新華校區(qū)副校長戴曉丹介紹,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系列的活動,向新生發(fā)完頭盔后,一年級的班主任還會針對交通安全頭盔進行專項教育。
針對家長騎電動自行車接送孩子時未給孩子戴頭盔的現(xiàn)象,戴曉丹表示,抓學生比抓家長效果好很多。

▲歐女士和孩子借用共享頭盔
啟用共享頭盔 填補安全“缺口”
9月15日下午,在東鋪頭中心小學內(nèi),由薌城交警和東鋪頭中心小學共同設(shè)置的“共享頭盔”啟用。東鋪頭中心小學也是漳州首個啟動“共享頭盔”的學校。
該學校大門口處,擺放著一個柜子,柜子上面寫著“共享頭盔”四個字,柜子里擺放著15個共享頭盔。此時,歐女士正準備接孩子回家,但她和孩子的頭盔都沒帶,于是就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取了一頂粉色頭盔給孩子戴上,她自己也戴上了一頂灰色頭盔,并在表格上簽上家長、孩子的姓名。
歐女士告訴導(dǎo)報記者,共享頭盔的推出,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和主動佩戴頭盔的意識,還能從中了解正確的佩戴方式,使孩子和家長更有安全感。“如果家長出門忘記戴頭盔,共享頭盔就可以把這個安全缺口補上。”薌城交警宣傳中隊中隊長陳衍芬說。
據(jù)悉,首批共享頭盔成人頭盔20個、兒童頭盔20個,共40個。下一步,交警部門會根據(jù)共享頭盔的推廣情況,在薌城區(qū)擴大共享頭盔的使用范圍。
接下來,薌城交警還將走進不同的學校,通過系列活動,針對未佩戴安全頭盔騎行的不文明行為和一些交通法規(guī)進行教育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