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森林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獲悉,自去年5月以來,漳州通過“四個轉變”扎實做好國有林場森林防火工作,實現零森林火災的良好成效。
去年4月4日,東山縣赤山林場大帽山工區(qū)發(fā)生一起森林火災,為全市森林防火工作敲響了警鐘。漳州高度重視,深刻汲取教訓,及時制定《漳州市省屬國有林場森林防火檢查考評工作表》,推動國有林場從嚴落實預防舉措,開展拉網式排查、清單式整治,變“被動滅火”為“主動防火”,做到防患于未“燃”。
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漳州突出重點、夯實基礎,實現“常規(guī)防”向“標準防”轉變。在隊伍建設方面,各國有林場完成16支377人年輕化、半專業(yè)化撲火隊伍建設;在物資儲備方面,16個國有林場高標準完成24座720平方米儲備庫建設,添置防火物資1.12萬件(套),全部實現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市國有林場已全部完成2100多公里生物防火林帶加寬維護、斷帶修補任務,努力實現森林火情“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
漳州以科技支撐筑牢屏障,實現“傳統(tǒng)防”向“智慧防”轉變。建立“場長—分管領導—工區(qū)主任—護林員”四級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明確網格責任人和職責范圍。同時,加大智能化管控設施建設力度,形成“空天地一體”智慧防火護林網絡,實現全市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監(jiān)測預警覆蓋率達100%。
不僅如此,漳州推進場村互融共抓防控,實現“部門防”向“協(xié)同防”轉變。在全省率先開展“場村共建,助推鄉(xiāng)村振興活動”,探索國有林場與周邊村共建共享共治的新路子。借助平臺,各國有林場積極探索森林防火場村聯(lián)防協(xié)作機制,通過整合場村隊伍力量,真正做到防火互助、發(fā)展共榮。?。ㄓ浾?nbsp;廖瑜婷 通訊員 江帆)
來源:閩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