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薌城區(qū)新橋中心小學暑期托管班學生在教室用午餐
臺海網(wǎng)6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賴雅紅 文/圖 通訊員 劉欽賜 李以婕) 7月4日,薌城區(qū)新橋中心小學暑期托管服務正式開始!全校17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學校的暑期托管服務。這也是今年薌城區(qū)暑期“官方帶娃”試點學校之一。
據(jù)介紹,今年暑假,國有企業(yè)漳州薌城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薌城教投)將課后服務延伸至暑期,分別在新橋中心小學和東鋪頭中心小學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同時今年薌城教投通過薌城區(qū)民辦校外培訓機構協(xié)會,整合校外培訓機構資源,在暑假期間為轄區(qū)中小學生提供普惠、公益的“課后服務”,學科以素質類課程為主。
暑期托管班:新增午餐午休
7月5日上午11點,導報記者走進薌城區(qū)新橋中心小學,暑期的校園內還有學生們歡快的笑聲,這些學生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暑期托管服務。“今年暑期學校托管服務共有6個班,共有170多名學生自愿報名參與。”新橋中心小學校長韓朝雄介紹說,托管服務從7月4日至29日,每周一至周五,共20天。每天六節(jié)課,有體育、閱讀、寫作、手工、音樂、勞動技能等課程,其中體育課每天必上。授課老師都是本校教師,通過自愿報名參與。“老師對這個托管服務很支持,學校有70多名老師,共有50多名老師自愿報名參與,午餐午休也有安排老師看管。”韓朝雄說。“與去年相比,今年暑期托管服務升級了,學校還提供午餐和午休,省去家長來回接送。”漳州薌城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王偉泉說,今年暑假,薌城教投將課后服務延伸至暑期,實行“3+3”和“2+N”課后服務模式:“3+3”即早上3節(jié)課,下午3節(jié)課;“2+N”課后服務模式“2”即作業(yè)輔導和體育活動2項基本服務,“N”即科普、文藝、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拓展服務。
王偉泉說,學校以家長自愿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由學生家長依照薌城教投相關規(guī)定自愿提出暑期托管服務書面申請,簽定服務協(xié)議書,并辦理報名手續(xù),經審核通過后為學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務。服務費每課時7元,每天上、下午各3課時計算;午餐每餐15元,由薌城教投向家長一次性收取。對建檔立卡兒童、殘疾兒童、低保家庭子女、優(yōu)撫對象、孤兒等五類兜底對象,進行適當減免。
新增普惠公益素質類課程
7月5日上午10許,導報記者走進達華大廈四樓室內網(wǎng)球館,藍色塑膠場地整潔鮮亮、專業(yè)網(wǎng)球設備整齊排列,隨著教練張建惠的口令,孩子們揮拍擊球,清脆的擊球聲此起彼伏,課堂氛圍輕松、活潑。“一直以為網(wǎng)球費用高、難學,沒想到今天第一次上課就能打這么好。”現(xiàn)場一位黃姓家長說。“開班之前,教練組經過了多輪的教研和磨課,專門針對普惠班這個課程,零起點教學,將趣味性和專業(yè)性相結合,力爭每個來參加的孩子都學有所得。”該網(wǎng)球普惠班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暑期公益普惠性素質類課程,主辦方采用了多元合作模式,通過校外培訓機構協(xié)會和漳州市網(wǎng)球協(xié)會間合作的模式推廣網(wǎng)球類普惠課程。
王偉泉介紹說,除了學校開展暑期托管服務,今年薌城教投通過薌城區(qū)民辦校外培訓機構協(xié)會,整合校外培訓機構資源,在暑假期間為轄區(qū)中小學生提供普惠、公益的“課后服務”,學科以素質類課程為主。為確保這些機構普惠又正規(guī),薌城教投邀請12名薌城區(qū)名師工作室名師、薌城區(qū)資深學科領域老師作為評審專家,對報名參加2022暑期普惠公益素質類“課后服務”的機構進行嚴格審核。同時,根據(jù)專家的反饋意見,對各校外培訓機構協(xié)會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意見。
這些普惠的素質類課程有體育類、藝術類還有硬筆書法、繪本閱讀等,共有60多家機構參與。收費標準為每班6-10人,每人40元/時段;每班11-20人,每人20元/時段;每班20人以上,每人10元/時段(一個時段為兩課時)。上課時間為7月1日—8月30日全天。以家長自愿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自行通過“薌城教投”公眾號進行報名。
值得一提的是,貧困生想?yún)⑴c普惠的素質類課程,需提交貧困證明到薌城教投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享受減免或免學費的優(yōu)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