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8月2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劉龍 焦修博 實習生 陸露 文/圖) 漳州,作為小吃名城,是“吃貨”的打卡圣地,在“光盤”行動中備受矚目。那么,漳州的大小餐飲店、酒店等,在此次的“光盤”行動中做得如何呢?有什么值得倡導的,又有哪里存在不足?導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記者走訪小餐飲多不重視大酒店做得較好
18日,導報記者來到漳州市萬達廣場。在4樓美食街,有20多家餐飲店,店門口都有粘貼“拒絕野味 從我做起”和“公筷公勺 文明健康”等字樣。然而,只有4家餐飲店門口粘貼了“文明餐桌 節(jié)儉養(yǎng)德 光盤行動”等相關字樣。隨后,導報記者來到薌城區(qū)丹霞路的印象匯購物廣場。廣場4樓美食街內有餐飲店十余家,也鮮有“光盤”行動的宣傳標語。
“其實客人們的節(jié)約觀念挺好的,即使客人點得多了,我們的服務員也會在第一時間提醒客人注意菜量。”其中一家湘菜館店長介紹,一般來說,客人們如果有剩菜基本都會打包帶走,浪費的情況很少見。
相比之下,佰翔圓山酒店、融信皇冠酒店、漳州賓館等大酒店都有粘貼相關標語,宣傳“光盤”行動。
商家妙招顧客有“糧”心商家送禮品
導報記者大量走訪發(fā)現(xiàn),最先實行“光盤”行動的是自助餐廳。
近日,萬達廣場的老媽火鍋正在舉辦“光盤節(jié)”。“我們店里全是自助餐,之前有消費者拿太多食物吃不完,因怕影響生意都沒有進行罰款?,F(xiàn)在舉行‘光盤節(jié)’后,消費者為了拿‘光盤節(jié)’的電器,都會把盤子剩余的食物吃完。這次活動,一是節(jié)省了大量食物成本,杜絕食物浪費;二是可以鞭策客人有‘光盤’意識,提高用餐素質。”汪店長表示,自助餐廳之前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qū)”。
而印象匯購物廣場4樓的豬圈火鍋自助餐廳,長期推出“您夠‘糧’心,我就敢送”的“光盤”活動,活動對客人的“光盤”次數(shù)進行打卡記錄,并贈送價值不同的精美禮品作為獎勵。“我們每天準備100份禮品,并將宣傳‘光盤’行動的標語貼在每一張餐桌旁的墻上。基本上每天都會有30多桌客人可以完成‘光盤’任務。”店長說。
消費者贊同“光盤”行動打包剩菜剩飯光榮
在萬達廣場一餐飲店門口,正排隊的張女士告訴導報記者,她很贊同“光盤”行動。“我能吃多少就點多少,浪費糧食很可恥。不僅是下館子,平常吃飯也是這樣。”張女士表示,平時中午和同事們一起叫外賣,實在吃不完,就會把剩余的飯菜帶回家。
正在下館子的賴女士對“光盤”行動有獨特的見解,她介紹:“我在外吃飯時一般先少點些菜,不夠時再加菜,這樣既可以避免食物浪費,也可以節(jié)省飯錢。吃不完的食物,我通常都會打包帶走。有些人認為,把剩菜剩飯打包帶走很沒面子,但我卻恰恰相反,我感覺這是很平常又很光榮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