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11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 旅游尋的是一份心境,有時候不帶著獵奇看景的心情去,到一些未被完全商業(yè)化、世俗化的地方走走看看,反倒能收獲意外的歡喜和滿足。這一次,讓我們一起走進漳州那些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用輕松自然的心情,體會另一種生活的美好。

西林村曾是漳州郡治所在地
岱嵩村:靠海吃海的淳樸漁村
漳浦縣佛曇鎮(zhèn)岱嵩村四面環(huán)海,面積僅0.36平方千米,是一個漁業(yè)村,沒有耕地。岱嵩的漁船海捕的海鮮野生鮮活、生態(tài)天然、品種豐富,因此在佛曇一帶聲名遠揚。
農(nóng)歷六月到八月正是魷魚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曬制魷魚干的旺季。潮水漸涌時,漁港便開始熱鬧起來。純手工曬制魷魚干不是個輕松活,曬制時的擺放、外形的整理,以及何時翻曬、怎樣儲存等等,沒有具體的指標,全憑經(jīng)驗。每一批魷魚干,它的厚度、氣味、掛霜程度、顏色等等都不盡相同,這與氣候、水質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岱嵩魷魚干比其他地區(qū)同類產(chǎn)品貴了不止一倍,有不少識貨的食客看準時機花大錢來買,可見其品質上乘。
到了紅鱘捕撈旺季,機船的聲音與星星點點的漁火伴著飄拂的漁旗,循著家的方向滿載歸來。每只紅鱘都是漁民一風一浪打撈起來的,海面咸濕的水汽夾雜著他們的汗水。紅鱘素來是當?shù)貍鹘y(tǒng)宴席的待客上品,人們根據(jù)食材,烹制出紅鱘八寶飯、紅鱘粥、紅鱘桂圓湯等一道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
岱嵩島一直保留著原始、淳樸的漁家本色,沒有圈出來的景區(qū),沒有喧嘩的娛樂場所,宛如一片海上世外桃源。在這里一切都是不急不躁的,走進去腳步不自覺緩下來,心情也輕快起來。
(記者 張晗 通訊員 陳家和 翁麗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