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一刀敲打出來的“定風珠”
雕塑設計費心勞神,雕塑制作同樣不易。
高度超5米的女排銅像,在那時可是個大工程。由于當時漳州的銅像制作工藝尚不成熟,何躍明遠赴浙江湖州,在那里的銅像制作工廠翻模、雕刻、監(jiān)制,一去便是三個月,直到看見滿意的樣品出爐,交代了運送事項,才放心地踏上歸途。
銅像費工夫,排球更難雕。
中國女排三連冠紀念碑上的排球,在漳州可謂是家喻戶曉,被漳州人親切地稱為“定風珠”。言及這顆神奇的“定風珠”,何躍明說:“這顆排球是工人們純手工一刀一刀敲出來的。”
上世紀80年代,不銹鋼雕刻工藝遠沒有今天這般成熟,再加上沒有相應的大型機械設備,排球表面的紋路無法直接在不銹鋼球體上雕刻出來。
在數(shù)次嘗試失敗且無法獲得排球?qū)嵨镌O計圖的情況下,何躍明將排球進行切割解剖,精確測量計算排球表面每一條紋路的寬度、長度、弧度等數(shù)據(jù),將這些數(shù)據(jù)等比例放大制作出紀念碑頂上排球表面的不銹鋼外層,再與內(nèi)部球體貼合起來,從而精準地復制出了一顆不銹鋼的大排球。
斬鋼板、鑄模具、鍛弧面、合球體......在那個無法用機器切割不銹鋼板的年代,工人們用雙手日復一日無數(shù)刀的敲打,鑄造了今天的“定風珠”。
中國女排三連冠紀念碑初稿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