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2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焦修博 通訊員 朱喬檉/文 王一霖/圖)從晨光熹微到夜色闌珊,云霄縣各防疫檢查點的工作人員一直堅守崗位,守護著全縣的安寧,他們想用黑白顛倒的作息規(guī)律去驗證抗疫勝利的必然定律,被親切稱為防疫“守夜人”。
活躍的防疫最前線的“守夜人”中有一對“夫妻檔”,共同作戰(zhàn),默默守護,以初心使命和大愛擔當演繹著感人的“逆行”故事。 “你好,請把身份證拿出來,請接收體溫檢測,從哪里來的,要去哪里?”2月13日晚,在迎賓門防疫檢查點,方文涌夫婦正在為每個過往車輛和人員測溫、查問、登記,這是方文涌“守夜”的第八天,也是他和妻子楊志虹“并肩作戰(zhàn)”的第七天。
“他從元月22日就開始一直忙,連除夕夜的團圓飯也沒吃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春節(jié)籠罩著防控“一級響應”的緊張氣息,在家等著丈夫回來吃團圓飯的楊志虹,沒有等來團聚,等來的只有電話里匆匆的幾句叮囑。
此后幾天,兩人都各自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作為莆美鎮(zhèn)衛(wèi)生院副院長的方文涌每天都要帶領醫(yī)療組挨家挨戶走訪居家醫(yī)學觀察人員,一天兩次測溫,通過近距離的檢查,為疫情防控工作做最基礎的摸排,也為更加科學精準地制定后續(xù)的防疫措施提供有力支撐。而妻子楊志虹身兼莆美鎮(zhèn)陽下村公辦衛(wèi)生所鄉(xiāng)醫(yī)和佳兜村村委,她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沖鋒在前,與村兩委一起開展入戶排查、體溫測量、防疫消毒、宣傳勸導、值班值守等各項工作。
一直到2月6日,方文涌夫婦一直未能見上一面,吃上一口團圓飯,兩人僅有聯(lián)系,也是只是在休息的間隙互報個平安。“要戴好口罩、護目鏡和手套,保護好自己才能做更多的事情。”楊志虹總是這樣對丈夫叮囑又叮囑,而此刻,“碎碎念”卻成了世間最動聽的語言。
自方文涌被選派到迎賓門防疫檢查點后,他除了入戶排查,還多了一份“守夜”的任務??c檢測時偶爾會遇到有抵觸情緒的群眾,方文涌總是耐心地為他們講解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宣傳設卡檢測的必要性,引導他們提高認識,做好防護措施,并陪護醫(yī)護人員做好檢測、登記工作。為讓群眾在經(jīng)過檢測后快速通過,方文涌和同事一邊疏導車輛和行人,一邊安撫部分有牢騷的群眾,加班加點超負荷工作是常態(tài)。“從下午5點站到晚上11點,我已經(jīng)記不清檢查的入城人數(shù)有多少了,只能感受到手臂和雙腳的酸痛和深深的疲憊感。”方文涌說道。
每天中午11點到2點、晚上5點到7點正是人流、車流的高峰期,也是防疫檢查點人員的“吃飯時間”。“但是他們都忙到顧不上吃飯,等忙完了,飯菜也涼了。”為了讓檢查點工作寬松些,讓工作人員吃上熱乎的飯菜,楊志虹決定到迎賓門檢查點當一名防疫志愿者,她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佳兜村書記的支持,“去吧,醫(yī)務人員就應該到一線出力!”正是這句話給了楊志虹莫大的能量。
“第二天我看到她,還吃了一驚,但心里是滿滿的感動。”方文涌說,多年的感情早已形成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動作都能讓對方感覺到溫暖。就這樣,方文涌夫婦也從“同行”,變成“疫”線戰(zhàn)斗的“同行人”,他們一起守護著城市的萬家燈火,卻只能悄悄在這片城市燈火里尋找屬于自己的那一盞。每當想起家里可愛的女兒,總覺得虧欠,雖然這個春節(jié)他們不能守在孩子身邊,但他們卻守住全縣人民的平安,這是他們共同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