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納一個連
-曾見證軍民魚水深情
 
 
▲羅廣煩(左)、羅景磊(中)、羅憲樹(右)來到巖下窠指認新發(fā)現(xiàn)的紅軍洞
 
 
▲長樂鄉(xiāng)建南村新發(fā)現(xiàn)的紅軍洞洞中有洞。此為通往第二層巖洞的入口。
臺海網(wǎng)6月17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漳州新聞網(wǎng)報道 近日,在打響八閩第一槍的革命老區(qū)平和長樂鄉(xiāng)建南村又傳出新消息,在該村后山上新發(fā)現(xiàn)一處可容納一個連的紅軍洞,成為近年當(dāng)?shù)匕l(fā)現(xiàn)的最大一處紅軍洞。
6月14日,筆者跟著建南村黨支部書記羅廣煩,以及該村前任村主任羅憲樹和一位對這處紅軍洞極為熟悉的老者羅景磊,一起探訪該處紅軍洞。建南村村后這座山當(dāng)?shù)厝朔Q巖下窠,我們往巖下窠攀爬約半個鐘頭,在距村莊約七八百米的茂密樹林中,突然出現(xiàn)一個天然的巖洞,只見巖洞上方一塊天然的大石壁,像屋頂一樣斜斜向前延伸,足足有一間大屋子那般大,而另有幾塊很平坦的石壁,剛好階梯式地橫在大石壁下方,形成一個可坐可臥的絕佳場所。
熟悉這巖洞構(gòu)造的羅廣煩道出另一番情景:“眼前我們只看到這巖洞的冰山一角,這座巖洞洞中有洞,它內(nèi)部的乾坤大著呢!”他說,這一整塊石壁一直延伸到山頂上,這巖洞共有三個洞,眼前透亮的地方也是最大的第一洞,或站或坐大概可容納四五十人,順著該洞的頂部可以爬到巖洞的中部,即中洞,“這地方可容納近二十人”。第三層也是直通山頂?shù)淖詈笠欢?,最小,但也可容納三五人,“這三洞加起來,相當(dāng)于可容納一個連的人。”羅廣煩和羅憲樹小時候經(jīng)常和一幫小伙伴到山上放牛,鉆巖洞是最快樂的事情。
1943年出生的羅景磊介紹說,眼前這處巖洞可不簡單,“這巖洞是我父親當(dāng)年給紅軍送信遞情報的地方。”羅景磊說他父親叫羅則令,是當(dāng)?shù)氐母锩宇^戶。新中國成立后,他經(jīng)常聽父親說,那里就是當(dāng)年的一處秘密紅軍洞。“我父親說,那洞里最常住的就是劉永生、張全福、羅炳欽三位老紅軍。每次他們從永定等地來長樂,總會秘密地藏在這山洞中,到夜晚就會悄悄溜到山腳下我家里和父親秘密商量一些大事。”
羅景磊聽父親說,當(dāng)年為方便他們商量一些秘密的事情,三位老紅軍還建議羅景磊的父親羅則令,就在巖洞下方幾百米的密林中搭建一間草寮。他們夜間就經(jīng)常在草寮中商議事情。“以前我家還留有父親和三位老紅軍的合照,1982年羅炳欽重返長樂時還來我家找父親,可惜我父親已去世。”
羅廣煩表示,知道這段歷史的人越來越少。村民沒想到自己村后就有這么一處紅軍洞。他們村正著手把它挖掘出來,讓后人銘記這段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