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勵志
有點長短腳 從沒怨天尤人
林慶維戴著一副眼鏡,是個很斯文的男生,說起話來慢條斯理,從容淡定。不過,仔細看他走路的樣子,兩腳有點高低不一。
林慶維的舅舅賴先生介紹,可能出生時沒接生好,導致髖關節(jié)半脫位,但小時候走路看不出來,到慶維八九歲才看出來,馬上帶他去醫(yī)院想做矯正,可已經(jīng)太遲了,現(xiàn)在走起路來,有點長短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運動自如。不過,慶維并沒怨天尤人,從小很勵志,愛好寫字,練就一手好字。“寫字可以修身養(yǎng)性,對一個人的性格培養(yǎng)有好處。”林慶維說,他從小就愛上了寫字,并自學練字。讀小學時,他就到漳州市參加硬筆書法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初中,在平和育才中學就讀時,育才中學的??撬麑懙?;初三時,他還榮獲第二十八屆《雙龍杯》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金獎。高中時,他寫字的作品也多次在平和一中的校刊上發(fā)表。
如今,練字,已成了他每天的必備課。導報記者看到,在林慶維房間的書桌上,仍擺著一張他剛用毛筆寫好的字帖——李白的《將進酒》,字跡工整漂亮。
他說,寫字是他的興趣愛好,讀大學后,他也將堅持練字,并積極參加學校的書法社團及活動。
愿望
努力學本領 全力照顧好爸爸
媽媽去世后,父親一個人做不了生意,只能到縣城打零工。林慶維特別心疼父親,因此,在讀書時,他每天除了早餐3元、午餐晚餐五六元和買書外,從不買零食吃。“我想我省一點,父親的壓力也就小一點。”林慶維說。
高考后填志愿,林慶維也很為難。俗話說,父母在,不遠游。更何況現(xiàn)在他家只有父親一人。“太遠的學校不填,可成績沒考好,省內能填報的學校也很有限。”林慶維說,原本,他填報了一家醫(yī)學院,想著畢業(yè)后好就業(yè),可沒考上。如今,被廈門工學院錄取了,他和父親都很高興,畢竟離家近,可高昂的學費,卻令這對父子犯難了。
父親現(xiàn)在每個月也就2000多元的工資,加上家里100多棵蜜柚樹的收入及樓下出租的房租,也就勉強維持開銷,之前欠下的幾萬元債務還沒還清。如今,這一年2萬多元的學費,對于父子倆而言,無異于天文數(shù)字。
拿到錄取通知書后,林慶維就開始在網(wǎng)上找工作了。他說,“如果能找到工作,能自食其力的話,也能體會到父親的辛苦,緩解下父親的壓力,雖然賺得少,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現(xiàn)在,他只想賺錢渡過目前的難關。他說,等上了大學,他一定要讀好書,學好本領,這樣才有能力照顧好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