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忠明在創(chuàng)作糖畫
臺海網(wǎng)3月14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一口小鍋、一把小勺、一片大理石板,只見勺子抖一抖、頓一頓、收一收,不一會兒,勺子里的糖漿在石板上勾勒出一只可愛的動物。昨日,在龍海市海澄鎮(zhèn)厚境許社,糖畫藝人許忠明像往常一樣帶著他的“家當(dāng)”來到市場,為小朋友制作糖畫。
許忠明說,他的手藝是爺爺那代留下來的。以前爺爺是龍海出名的糖畫藝人,家里保留了不少當(dāng)年他制作糖畫的工具。后來由于種種原因,父親沒能傳承這門手藝,好在爺爺將制作糖畫的方法告訴父親。“3年前,有一次在廈門看到有人制作糖畫,我覺得很有意思,不由想起爺爺也有這樣的技藝,就萌生把祖輩的技藝傳承下去的想法。”平日里,他組建了一支建筑施工隊,專做模板釘裝。施工隊沒接單的時候,他就嘗試制作糖畫。
“剛開始熬糖,要么成團,要么口感很苦。”在摸索初期,許忠明遇到不少難題,后來,他在網(wǎng)絡(luò)上找到一個秘訣:在熬糖的時候加入了些許雪碧。“雪碧里有檸檬的成分,檸檬是酸性,加入糖中,熬制糖水避免了第二次熬糖出現(xiàn)反糖的情況。”許明忠說,熬糖的時間和溫度的把握,直接影響到糖汁的顏色,決定糖是否可以成形。一般熬糖30分鐘,金黃色的晶瑩剔透的糖汁就熬好了。“火候把握好,糖汁倒出來就可以拉絲,曬干之后很順手,不會成團,不會斷掉。”
制作糖畫最有趣的是沒有圖案底稿,畫稿全在頭腦里。許忠明從小喜歡畫畫,做起糖畫來自然胸有成竹,“要趁糖漿熱時一氣呵成”,只見他從小鍋里舀起一勺糖汁,細膩的糖汁瞬間在空中形成一條柔嫩的線,在光滑的石板上,短短的十幾秒,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就展現(xiàn)出來。他將一根竹簽把糖畫粘上,幾秒鐘后糖漿凝固,用平鏟將糖畫取下。整個糖畫的制作過程動作流暢,做出的糖畫線條柔美,晶瑩透亮,實在讓人不忍入嘴吃掉。
許明忠之前做過剪紙,對形象的解析,線條的布局,均心中有數(shù),花鳥魚蟲、飛禽走獸,隨著縷縷糖絲的飄灑,一會兒功夫就能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經(jīng)過磨練,許忠明第一次外出擺攤賣糖畫就獲得大家贊賞,這讓他信心倍增,一發(fā)不可收拾。
糖畫是地道的民間畫種,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shù),備受老百姓喜愛。每逢節(jié)假日,許忠明就帶上他的“家當(dāng)”到古街、商場、市場制作糖畫,雖然糖畫制作的收入并不高,但是看到孩子們甚至大人拿著糖畫開心的樣子,他很滿足。
“糖畫是我們童年時代難忘的記憶,同時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許忠明說,現(xiàn)在過年過節(jié)時,不少活動的主辦方會邀請他去表演糖畫制作,他很樂意接受。他說,通過這樣的活動平臺,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糖畫,同時給更多的人帶來驚喜和快樂,這是他堅持糖畫制作的初衷。
原文鏈接:http://zz.fjsen.com/2018-03/14/content_20820755.htm
原文標(biāo)題:龍海糖畫藝人許明忠:傳承技藝傳播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