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1月29日訊 據(jù)閩南日報報道 1月27日晚7時,除夕夜,平日游客眾多的漳州古城換來了難得的幽靜,溫馨的燈光把古城點綴得格外祥和美麗。
懷著期待而又復雜的心情,記者來到了延安南路81號門口。遠遠地,就看到古城老居民林正中的愛人黃麗娜已在門口候著。“姑娘,進來吧!人都來齊了。”黃奶奶一把抓住記者的手往里走。一顆懸著的心一下子就放下來了。
昨晚,作為特殊的一員,記者和林正中一家圍爐吃年夜飯,感受古城民居濃濃的年味。
一進門,林正中老爺爺正取出小爐子,把木炭往里夾。待小爐子的木炭都燒得旺旺的時候,他小心翼翼地端到桌子底下。黃奶奶趕緊把大門關緊,全家大小圍了過來,林老高興地說:“圍爐了!圍爐了!”年夜飯也開始了。
圍爐時,林老夫妻長者居中,長幼有序圍著一張大圓桌環(huán)形而坐。享用佳肴時,作為家中長輩林老夫妻先舉筷,對兒孫說了些吉祥話,大家開始吃長壽面。林老告訴記者:“圍爐是閩南人除夕夜的傳統(tǒng)。一些習俗,林家從祖輩開始,代代相傳。像圍圓桌起火爐,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紅紅火火。桌上必須擺上12道佳肴,長壽面、豆腐炒芹菜、魚肉這些菜肴是必備品,意味著長長久久,年年有余。”
飯席閑談中,記者得知,林正中老人是名退休教師,今年82歲高齡,黃奶奶今年80歲高齡,夫妻已經(jīng)攜手走過鉆石婚。夫妻育有五個子女,四世同堂,其樂融融。林老說,他是土生土長的老漳州人,除了大學四年在福州讀書外,其他時間都在漳州工作生活。林家姐弟喜歡稱延安南路81號為老屋。的確,這座房屋從林老的曾祖父一直傳承下來,至今也將近200年時間了。
“我的祖父輩、父輩都住在這里。記憶中這里雨天老宅里會漏雨,臭水溝自門前過。”2002年,因為老屋要再進行修繕,林老一家搬到市區(qū)元光南花園居住。這一住就是12年。
2014年,林老一家又搬回延安南路81號居住。林老說:“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味道,古城有老鄰居,真的舍不得。這幾年,古城經(jīng)過改造,環(huán)境變好了,人氣也上來了。古城改造很注重本土文化的延續(xù),每天都可以看到端著相機的人穿梭在各式‘非遺’傳統(tǒng)文化特色店鋪里。我每天早晚都要在古城逛逛走走,感受原汁原味的漳州味兒。”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家的家訓。老屋留下了我們姐弟很多美好的回憶,父母喜歡住在老屋,我們姐弟再忙每天都會輪流回家,給父母做三餐,陪父母做家務。”林正中兒子林彬俊告訴記者。
夜色已深,林正中家中,晚輩正圍著林老夫妻,嘮著家常,不時傳出陣陣笑聲。我們相信像這樣傳統(tǒng)而溫馨的團圓夜習俗,將會一年又一年傳承下去!
在除夕夜圍爐宴上,記者與林正中老先生一家共同舉杯,互致新春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