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漳州藍(資料圖)
臺海網1月4日訊 據漳州新聞網報道 這幾年,漳州加快打造清新家園步伐,特別在五海(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保護、農村垃圾中轉和提升空氣質量上,漳州基本實現了“海陸空全覆蓋,治污無死角”。
五海保護 眾志成城
沐浴冬日暖陽,漫步東山海灣公園濱海棧道,一片美景:放眼望去,蔚藍海面熠熠生輝,海岸上,郁郁蔥蔥的木麻黃高低錯落,猶如一道綠色的城墻迎風矗立,三三兩兩的游人,各自陶醉在美麗海景中。
原先,這里并無美景。
當時,在金鑾灣沿海防護林前后有上百家鮑魚養(yǎng)殖場,水岸和林帶中是連片的海鮮大排檔。“沙灘上布滿了鮑魚場的白色水管,雜亂無章,而且鮑魚場隨意排水讓周邊的木麻黃遭到嚴重損毀”當地群眾回憶道。
“建設海灣公園的目的,就是要還海于民、還岸于民、還綠為民。把項目建設和‘五海’資源保護結合起來,不征地、不砍樹、不占沙灘,因形就勢、因地制宜、因陋見巧。”東山旅游經濟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副主任劉桂生介紹,“東山對金鑾灣實施生態(tài)修復工程,打擊非法占用土地、林地、灘涂等違法建設行為,相繼拆除沿海鮑魚場、網寮、大排檔等違規(guī)建筑上百處。與此同時,把海灣高潮位內側200米劃定為限建區(qū),讓金鑾灣回歸大自然。”
如今,經過生態(tài)修復的金鑾灣,早已恢復了“天藍水碧、沙白林綠”的美景。
除了東山海灣公園建設推進,2016年,漳州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在保護“五海”資源道路上還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感嘆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