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鼓樂

▲木版年畫
昨日上午,隨著有節(jié)奏的鼓聲響起,“漳州哪吒鼓樂”瞬間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兩隊各一人手執(zhí)頭旗左右翻動,一人擎著香爐,十多名男子手持貼有靈符的長柄手鼓緊隨其后,最后是天尺、馬鑼,在頭旗的引領下,兩隊隨鼓聲的節(jié)奏時而合起,時而分開,側身屈膝行禹步陣式,口念咒語,規(guī)模壯觀,好不熱鬧。這便是氣勢非凡的“咬旗”陣式了。漳州哪吒鼓樂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的林濟民介紹,哪吒鼓樂是信眾們踏火時的一種吟唱表演形式,以此祈求降福報平安。
而金門陶藝家王明宗帶來了金門“風獅爺”藝術品,首次在府埕亮相。風獅爺名片夾、筆座等系列風獅爺創(chuàng)意產品格外引人矚目。不少漳州市民表示,“風獅爺”造型可愛,令人愛不釋手。風獅爺被稱為金門的守護神,作為閩臺共同的民間信仰,已有320多年歷史。王明宗說,他來漳州幾次了,這回第一次走進府埕,就立即愛上了這樣的老地方。王明宗說,海峽兩岸各項交流活動日趨頻繁,尤其是臺灣文化與閩南文化一脈相承,具有高度相似性和繼承性,“不僅如此,漳州人民很親切友善,這里充滿了地方人文氣息,這樣的感覺很好!”
除了精彩的表演,前日剛剛開館的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人頭攢動,市民不僅可以目睹漳繡、漳浦剪紙等傳統(tǒng)技藝演示,還可欣賞到平日里不常見的漳州南詞、木版年畫等非遺表演。未來,每周二至周日,該館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通過實物展示、上墻展板、觸摸屏資料等方式,全方位介紹漳州的非遺項目,每天下午,錦歌、歌仔戲、南音、南詞等精彩演出。據了解,目前漳州全市擁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項目184項,其中有51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16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1名,省級非遺傳承人55名,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3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