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24日晚,隨著隧洞內(nèi)最后一次爆破聲響起,“一閘三線”工程平潭輸水線朝陽至蒼霞段改線工程輸水隧洞順利貫通,標志著“一閘三線”工程平潭輸水線基本全線貫通。同時,臨近海壇海峽跨海管道處的東瀚隧洞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隧洞回填灌漿和固結灌漿掃尾工作,即將全面完工。預計今年6月,線路將正式通水平潭,屆時每日引水量將達到75萬噸,可徹底解決平潭經(jīng)濟社會用水需求,為平潭的進一步開放開發(fā)注入強大能量。
“一閘三線”工程
建設完成率達99.5%
“一閘三線”工程全長約181.58公里,于2018年動工建設。目前,閩江竹岐至大樟溪補水線路,大樟溪至長樂輸水線路,大樟溪至福清東張水庫輸水線已實現(xiàn)通水。
“一閘三線”工程另外一條輸水線路——平潭輸水線路從永泰大樟溪莒口庫區(qū)引水至福清東張水庫,再經(jīng)龍高半島引水至平潭島三十六腳湖。
“平潭輸水線是三條輸水線中最長的一條,施工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最多。”福州水務平潭引水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范曉輝介紹說,施工期間,地質(zhì)條件復雜、隧洞單頭進尺施工、施工進場條件差、隧洞塌方及涌水突泥頻發(fā)、隧洞海風倒灌、洞內(nèi)抽排煙困難、鎮(zhèn)街基坑巖石堅硬等棘手問題層出不窮。面對困難,施工方通過細化施工方案、層層分解工期,科學倒排進度、不斷優(yōu)化完善各道工序等方法,確保了全線施工計劃的順利推進。
目前“,一閘三線”工程建設完成率達到99.5%,進入收尾階段。
“接下來,我們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全力以赴推動平潭輸水線早日通水,讓‘一閘三線’工程建設成果更好地造福于40萬嵐島人民。”范曉輝說。
“一閘三線”工程將使580萬人受益
平潭是福建省少雨地區(qū)之一,境內(nèi)缺少大流量的河流,主要水源僅依靠三十六腳湖,屬于絕對貧水區(qū)。為解決閩江口城市群和平潭綜合實驗區(qū)供水短缺問題,“一閘三線”工程應運而生。
作為全國172項重大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一閘三線”工程不僅是福建省有史以來單體投資最大的水利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最大的引調(diào)水工程,總投資約61.6億元。
“一閘”即大樟溪莒口水閘,是工程的主水源。“三線”為閩江竹岐至大樟溪補水線路,大樟溪至福州、長樂輸水線路和大樟溪至福清、平潭輸水線路。“一閘三線”全面供水后,將為倉山區(qū)、長樂區(qū)、閩侯縣、福清市、平潭綜合實驗區(qū)的百姓送去“甘露”,年供水量約8.7億立方米,近580萬人將通過“一閘三線”喝上來自大樟溪的優(yōu)質(zhì)水。
省市領導高度重視“一閘三線”工程,將其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決心打造精品民生工程,為百姓造福。
為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福州市水利局牽頭組織參建各方共同努力,積極作為,認真履職。福清市政府全力做好征地拆遷等保障工作。2022年,福州市轄區(qū)內(nèi)的通水目標全部達成,2022年7月27日,“一閘三線”工程通水至長樂、閩侯,直接受益人口達210萬人。隨著平潭輸水線和補水線建設的加快,福州都市圈經(jīng)濟社會高質(zhì)量發(fā)展將得到更加可靠的水安全支撐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