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8月5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間難免有資金周轉(zhuǎn)借錢還錢的情況,一旦遇到糾紛,借條往往是很重要的憑證,那么有借條是否就能打贏官司呢?答案是不一定。
近日,閩清法院池園法庭審結(jié)一起民間借貸案件,吳先生手持借條,但不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該借條的真實性,被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吳先生稱,2014年他借款現(xiàn)金4000元給老林用于資金周轉(zhuǎn),約定借款利息按月利率2%計算,沒有約定還款期限,老林出具借條給吳先生。后老林去世,吳先生遂將老林的法定繼承人小林等3人起訴至法院,要求3人償還借款本金4000元及相應的利息。對于吳先生的起訴,小林等人認為其父親生前生活過得尚可,無須向他人借款,認為吳先生手持的借條并非其父親所寫的。
閩清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吳先生提供的借條用于證明老林曾向其借款,但老林已經(jīng)去世,小林等人又抗辯借條不是其父親寫的,吳先生又未能提供其他證據(jù)佐證借條的真實性及借款事實,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吳先生要求小林等3人償還借款4000元及利息,證據(jù)與理由不足,最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福州晚報記者 林春長 通訊員 劉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