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全力播撒“文化種子”
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建設是福州創(chuàng)新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探索,是福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重要補充。
為迎接世界遺產大會,助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本月10日,晉安區(qū)地方文化研究會揭牌儀式暨晉安文化講堂首場活動在晉安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
在晉安文化講堂首場活動中,福建省文史館原館長、著名文史專家盧美松帶來了《晉安在閩都文化中的地位》主題宣講,用大量詳實的事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晉安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為現場人員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化課。
晉安還在全區(qū)20多所小學中選拔出100多名優(yōu)秀學生組成“小雛鷹”文化志愿服務隊。暑期以來,他們不畏酷暑,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開展志愿講解服務,熱情地向人們介紹古城的“前世今生”。
在馬尾,一群以新時代好少年為主要成員的小小講解員“云講國寶”,用充滿童趣的聲音傳播馬尾船政文化和紅色故事,既提升了船政文化的影響力和知曉率,又豐富了“扣好人生第一??圩?rdquo;的精神內涵。
在閩侯縣鴻尾鄉(xiāng)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當地傳統(tǒng)山歌(盤詩)隊的文化志愿者林萬金、鄭蓮香等人,用帶著鄉(xiāng)土溫度的福州方言唱起了山歌,傳唱家鄉(xiāng)文化。
在玉融大地,海族舞、燒磚塔等非遺項目活動常態(tài)化在福清新厝鎮(zhèn)硋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為村民送上豐盛的鄉(xiāng)土文化大餐,讓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節(jié)節(jié)攀升。
平臺用起來,志愿者動起來,閩都文化“火”起來!
目前,福州已擁有8.2萬余名文化志愿者、超150支專業(yè)文化志愿服務隊,各類保護文化遺產、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志愿服務活動遍地開花,助力閩都文化發(fā)揚光大。
市委文明辦負責人表示,福州已經建成15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希望各中心(站、所)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行為契機,豐富活動形式,突出志愿服務,共建共享基地,將閩都傳統(tǒng)文化送到百姓“家門口”,在基層播下“文化種子”。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