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福州紀念碑。
臺海網(wǎng)8月17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 1949年8月17日,福州宣告解放。71年后的今天,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的老同志和解放福州親歷者的后人,又相聚解放大橋南橋頭的“解放福州紀念碑”前,舉行紀念活動。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解放大橋南橋頭倉前公園內(nèi)的紀念碑前,紅色題字格外醒目。它由解放福州戰(zhàn)役親歷者、原福建省軍區(qū)司令員盧福祥題寫。記者在碑記上看到,當年為了攻克這座橋,解放軍副營長魏景利等指戰(zhàn)員壯烈犧牲。在解放福州的戰(zhàn)役中,解放軍傷亡1500余人。
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劉云剛介紹,2017年,研究會的老同志建議在解放大橋橋頭設立紀念碑,因為當年解放福州城,是以解放軍攻克解放大橋(萬壽橋)為標志。老同志們建議在橋頭建立一個紅色地標,讓后人永遠紀念和緬懷先烈,記住福州的解放來之不易。得到相關部門支持后,研究會通過招投標,從浙江一家企業(yè)采購了這塊花崗巖,并刻上碑文。
劉云剛解釋說,選中這塊花崗巖,是因為它的形狀就像老福州的地形,倉山臺江地勢寬闊,鼓樓西門一帶狹窄,“2019年8月16日紀念碑落成,如今已經(jīng)一周年了。有了紀念碑,每年的8月17日,研究會都會組織人們來這里獻花、宣誓,銘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紀念福州的解放”。
劉云剛告訴記者,因為解放福州,有了“八一七路”,但與此有關的紅色記憶并不多。其中,解放福州烈士紀念碑立于北峰大山深處,“八·一七”烈士公園也位于群山之中。當年,解放福州戰(zhàn)役是從北峰豬蹄峰(現(xiàn)在的壽山鄉(xiāng))打響的。福州城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基本無險可守,而北峰豬蹄峰是福州的咽喉要道,攻克這里就相當于打開了福州的北大門。攻打豬蹄峰,是解放福州最艱苦一役。這是“八·一七”烈士公園和解放福州烈士紀念碑立于北峰山間的原因之一。(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