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白馬王子”其實就是“白馬三郎”雕像。“白馬三郎”是福州民間奉祀的英雄神祗。
遠遠望去,這位“王子”身騎白馬,風(fēng)度翩翩。清風(fēng)徐來,白馬身上的鬢毛和王子的衣襟仿佛隨風(fēng)“擺動”,活靈活現(xiàn)。

林鴻杰/攝
相傳,“白馬三郎”是古閩越國王郢的第三子,喜歡騎白馬,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白馬王子”。
傳說,那時候,福州鱔溪出現(xiàn)了一條巨鱔,時常出來興風(fēng)作浪。人們不敢到溪里引水灌園,旱時禾苗枯焦,民不聊生。
于是,三王子決定挺身而出,為民除害。

林鴻杰/攝
時值正午,巨鱔正從溪水里露出首尾尋找獵物,見三王子到來,立即齜牙咧嘴,兇惡無比地襲來。
三王子連發(fā)三箭射中巨鱔,但自己也被鱔尾纏住拖入水中同歸于盡。
為紀念三王子,百姓尊崇他為“白馬王”,建鱔溪廣應(yīng)白馬王廟供奉紀念,春秋祭祀。

林鴻杰/攝
據(jù)說“白馬三郎”喜歡站在橋上,看河水奔騰,匯入閩江。因此,人們便將他站的橋稱為白馬橋,橋下的河也因此得名白馬河。古老的傳說,為這橋與水,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帶著千年前的神話,白馬河流淌過漫長的歲月,涌入了當下的生活。而今,白馬河公園旁的烏山橋上車水馬龍,與公園緩慢的節(jié)奏相映成趣。

在白馬河休閑的人們 林鴻杰/攝
“白馬三郎”靜靜佇立在這,看眼前人群來來往往,聽身后車輛川流不息、任腳下白馬河水靜靜流淌。

林鴻杰/攝
這一次,我們在白馬河公園,期待下一次,繼續(xù)在福州的街頭巷尾中相遇。
(文字:大王 攝影:林鴻杰 后期:林羽晗 設(shè)計:馬沄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