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5月1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在福州洋中路上,有一個凌晨出現(xiàn)的神秘集市,每天4點開張,天亮消失,圈里人稱之為“鬼市”。
“鬼市”真能“淘”到寶嗎?
凌晨5點的城市還未蘇醒,毗鄰福州文化宮旁的這條集市早已悄然開張。相較于名字毛骨悚然的感覺,“鬼市”其實很“接地氣”。
在這里,家電、衣物、古玩、擺件、鍋碗瓢盆等隨處可見,這里有廉價實用的日用品,也有“幾十歲”的舊物,常常給人驚喜。

“鬼市”里面可有真寶貝?那得看你是否有“火眼金睛”了。一個做古玩生意的小伙子蹲在攤前,拿著手電仔細研究一塊“壽山石”。“可能是真家伙,我買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他說。

福州“鬼市”啥時候出現(xiàn)的?
據(jù)傳,國內(nèi)不少城市都有“鬼市”,最早的出現(xiàn)在明清兩代。民間有種說法,北京的晚清落魄旗人因為不好意思在白天變賣祖?zhèn)骷耶?,只能趁著半夜摸黑做生意。夜晚人影閃爍的感覺,看起來就像“鬼市”,所以得名。
那么,福州“鬼市”形成于何時呢?有人說它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也有人說上世紀60年代就已出現(xiàn),真正時間無從考究。
如今的洋中路已經(jīng)形成了獨特的“鬼市”文化,買家賣家默契十足地來到這里,趁天色未明交易做買賣,拂曉即散市。

攤位上販賣的貨物,或是家中搬遷留存下來的舊物,或是店鋪倒閉后攤主留下來的物品。這些物品的價格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其實不賺錢,就是看緣分!”用店家的話來說,在“鬼市”,買賣雙方都遵循著一個江湖規(guī)矩,心誠則交易,價格好商量。

實際上,如今的福州“鬼市”更像是一個二手貨市場,在這些琳瑯滿目的老物件中穿行,仿佛帶人們趟過一條時空長河,喚醒遺忘的舊時光。

有人想在這里找些寶貝撿個漏,也有人想來這里買些舊物懷念過去。那么,你想來這里“淘”些什么呢?
?。ㄎ淖郑赫叉面?攝像:林凱航 詹婷婷 剪輯:林羽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