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K修復技術有啥前景?
修復珍貴影像資料讓超高清視頻普及
4K修復技術給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李根分析,隨著國內電視顯示面板技術和超高清解碼芯片技術的日趨成熟,市面上已經普及4K電視,國內超高清視頻用戶將會達到2億。在國內視頻傳輸層面上,已進入5G時代。低時延、高速率和低功耗的5G網絡可以帶來更可靠、更穩(wěn)定、更安全的視頻傳輸,超高清視頻普及是必然趨勢。
但是,現(xiàn)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買了4K電視卻沒有足夠多的4K資源,4K內容仍然比較匱乏。“利用4K修復技術進行畫質修復,豐富4K內容就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李根表示,4K修復技術不僅能讓超高清視頻普及,而且還能幫助修復許多珍貴影像資料,讓塵封的歷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糊到清晰。
背景資料
開國大典影像溯源
1949年的開國大典原來是有彩色影像的,當時中央政府專門邀請?zhí)K聯(lián)莫斯科電影制片廠的攝影師來拍攝,遺憾的是一場意外火災毀掉了這些珍貴資料。唯一慶幸的是,最后被搶救出的殘余膠片,正是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片段。
目前人們常見的黑白影像,則是由當時從延安請來的經歷了戰(zhàn)火考驗的我國攝影師所記錄下的。
2019年9月21日,中央檔案館公布了一批精選館藏珍貴檔案文獻,其中12分鐘珍藏版開國大典彩色影像首次公開。該影像檔案以俄羅斯聯(lián)邦檔案
部門提供的開國大典彩色影片為基礎剪輯制作,是目前公開的關于開國大典時間最長、內容最完整的視頻,真實還原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網上盛傳的開國大典黑白影像與被修復后的超高清視頻對比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