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工作前
努力省錢
昨日中午,實踐隊第一小組組長余涵妮帶領幾名隊員,在福建師大倉山校區(qū)學生街開始沿街找工作,奶茶店、火鍋店、服裝店、教育機構……他們在各個門店進進出出,一次次地嘗試,一次次地被拒絕。這些門店或因職員已滿,或因他們兼職時間過短,讓實踐隊員們屢屢碰壁,但他們沒有放棄。
第二小組則分頭行動,其中4人打算騎車前往閩侯。原來,為了完成挑戰(zhàn),他們在來福州前已投了簡歷并收到面試通知,于是這4人一起前往閩侯正榮財富中心面試。
從倉山到閩侯,距離可不近,但為了省下1元的公交車錢,4人購買共享單車套餐,中午時分頂著烈日騎行。因為不熟悉路,他們走了不少彎路,騎行近兩小時還沒到目的地。后來,在浦上大橋時,隊伍中有兩名女生實在騎不動了,只好決定攔“順風車”。“很溫暖的是,一位駕車經(jīng)過的叔叔停車了,免費送我們到目的地。他真的很好!”小組隊員徐明浩說。
記者了解到,這群學生平均年齡不到19歲,平日里聚個餐或許就要上百元。只靠著50元,要撐15天,他們也覺得壓力挺大的。記者看到,許多實踐隊員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而急需補充水分的他們,即使口渴也忍著,只為了省錢。
實踐隊員楊菲告訴記者,50元除去每天15元的房租,沒剩下多少,在找到工作前,他們打算買饅頭填飽肚子。
“目前找到的最便宜的,是只需4角錢的米飯和免費的湯。”實踐隊員朱智博說,為了節(jié)省資金,他們必須最大地發(fā)揮出每一分錢的用處,把錢花在刀刃上。
實踐首日
10人找到工作
昨天,是“就業(yè)體檢”的第一天。截止昨晚8時,記者了解到,實踐隊共有10名學生找到了兼職工作。
“早上下火車的時候很興奮,感覺一切都會很順利,但實際找工作真的好累。”楊菲說,好在福州人民很熱情,好多好心人幫助他們。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學工部主任童必勛介紹,“就業(yè)體檢”活動通過短期工的形式,檢驗大學生就業(yè)健康值?;顒娱_展10年來,除了福州,他們的足跡還到過寧波、溫州、武漢、濟南、蘇州、長沙、北京、上海。每次活動結束后,實踐隊員15天的勞動所得若有剩余,都以公益的形式捐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群體。
童必勛說,這一次選擇福州,是因為福州是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相信在這個城市“挑戰(zhàn)生存”,能給學生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對于學生們能否完成任務,他很有信心:“在歷史上,學校的此類活動未有人遣返回去。”
接下來的十多天,實踐隊員們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本報將繼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