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國升正在獻血。
臺海網(wǎng)3月7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本月是學(xué)雷鋒月,記者從市委文明辦提供的“2018年福州市最美志愿者”名單中發(fā)現(xiàn),80后公務(wù)員肖國升曾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等。從2013年開始,他堅持按照個人的最大獻血量來獻血,6年累計獻血3萬余毫升,相當(dāng)于7名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
2月24日,肖國升又捐了1.8個治療量的血小板,這是他第28次獻血。
最多一年獻血14次
肖國升回憶說,第一次獻血時他還是大二學(xué)生。在學(xué)校的一次活動中,他和同學(xué)一起獻了血。2013年,單位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讓他將這份“大愛”一路堅持了下來。
起初,肖國升每年獻兩次全血。后來他得知,除了獻全血外還可以選擇機采成分血,每月最多能捐兩次血小板。從那以后,在工作之余,他都會特別留意省血液中心推送的“關(guān)于可獻全血/機采血小板日期”的信息。“在獻血的前一周,我會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包括不熬夜、盡量不讓自己感冒。”肖國升說,每次他都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等待獻血。
“去年我總共獻了14次血,這也是我獻血最多的一年,我打算以后都按照這個節(jié)奏來。”肖國升說,今后他會按照個人最大獻血量常年獻血。
這些年來,肖國升總共獻血28次,累計獻血量32680毫升。3萬余毫升的血是個什么概念?記者簡單計算了一下,一名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為4000毫升至5000毫升,肖國升的獻血量相當(dāng)于7名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總量。
瞞著母親堅持獻血
肖國升獻這么多血,會影響身體健康嗎?對此,他笑著說:“其實不會,對我沒有什么影響。”在他的印象中,只有一兩次獻血后會感覺不適。“獻全血后,會有一兩天感覺困倦,但后面就恢復(fù)了,不礙事。”肖國升告訴記者,這可能與他平日里堅持鍛煉有關(guān)系,他喜歡長跑,熱衷于參加馬拉松比賽。
但肖國升這樣高頻率地獻血,常讓家中的老母親擔(dān)憂不已。為了不讓老人擔(dān)心,肖國升常常瞞著母親去獻血。他說,想到自己獻的血有可能救活垂危病人的生命,他決定堅持獻血。
“您好,現(xiàn)在血液中心的血庫儲血量不足,期待您的獻血。”有兩次,肖國升在工作時間接到省血液中心打來的電話。作為市投促局央企處副主任科員,他的工作任務(wù)不少。在安排好手頭工作后,他特意請假去獻血。“我獻血的初衷很簡單,也從沒變過,就是希望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肖國升說,抱著這樣的想法,他每次獻血都不曾遲疑。
記者了解到,肖國升還有多個與志愿服務(wù)有關(guān)的身份:三坊七巷的志愿講解員、市投促局志愿隊隊長等。2015年以來,他利用節(jié)假日,為游客介紹三坊七巷的景點,完成志愿講解服務(wù)144次,服務(wù)時長達300個小時。肖國升幽默詼諧、專業(yè)又接地氣的講解方式,受到了游客的喜愛,他連續(xù)4年被評為“三坊七巷十佳志愿講解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