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湖天競渡”成為勝景。
臺海網(wǎng)6月18日訊 據(jù)福州新聞網(wǎng)報道 17日,一年一度的福州西湖“湖天競渡”正式拉開大幕。“湖天競渡”是自古以來的福州西湖八景之一。在福州地區(qū)的端午節(jié)民間龍舟競賽中,西湖左海的龍舟特色鮮明,舟首不都是龍頭,而是“牛頭馬面”不同的獸首。
據(jù)今年69歲的五鳳街道華大村村民林忠介紹,華大村世代是以犀牛為端午龍舟的舟頭,因為犀牛是吃草的,所以在龍舟比賽時犀牛嘴上要銜一把草。林忠說,在西湖所有吃草的舟頭獸首一般都嘴里銜草,意思吃飽了有力氣。
林忠說,歷史上西湖周邊有許多村莊,每只獸首的舟都固定代表一個村莊。早前在西湖西側(cè)的西門一帶有5個自然村,其中官家村(舊時村名)的龍舟舟頭是白馬,湖頭村是紅馬,荷亭村是蝦龍,高峰橋村是新金龍。此外,西湖北面的村莊統(tǒng)稱北湖,統(tǒng)一是犀牛。東門的黎明一帶的小柳村是大王龍,文山村是飛龍,斗池村是金龍?,F(xiàn)在參加西湖競渡的究竟有多少種龍舟,就連參加競渡的賽手都說不全,但是各地使用的獸首造型是世代傳承不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