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則天金簡
臺海網(wǎng)2月20日訊 據(jù)人民網(wǎng)福建頻道報道 正月初四,福州陽光燦爛、溫暖如春,市民紛紛趁著大好春光走出家門。博物館、圖書館、書店等文化場所,成了大家新春“文化游”的好去處。
昨日,福建博物院展出的“文明的血脈——河南博物館精品文物展”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此次展出的100余件精品文物包括古老的殷墟甲骨、精美的夏商青銅器、巍峨的漢代陶樓、斑斕的唐三彩、優(yōu)雅的宋代名窯瓷器等。值得一提的是,婦好夔足方鼎、金縷玉衣、彩繪陶倉樓、武則天金簡、五鳳熏爐等重量級文物也悉數(shù)亮相。
市民王姍告訴記者:“河南哺育了古老的華夏民族,是最早的‘中國’,能在家門口看到這么多的河南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而且還是免費的,當然機不可失。”
福州市圖書館新館自去年12月開館以來已吸引15萬人次讀者,春節(jié)期間人氣不減。讀者林舒平說: “雖然家門口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借書、還書也非常方便,但春節(jié)有時間來圖書館轉(zhuǎn)轉(zhuǎn),還可以看看美麗的閩江風景,既是充電,也是放松。”
昨日,安泰新華圖書城也人頭攢動。福州十八中學生許家宇告訴記者: “寒假老師列了一批書目,有部分圖書家里沒有,就帶上壓歲錢和同學結(jié)伴來此添購了,這里圖書種類很齊全,逛一逛很有收獲。”
小資料
武則天金簡
以純度96%的黃金制成,上鏨雙鉤銘文63字,意為:武則天虔誠信奉道教真理,渴望長生不老,故特派小使臣胡超到嵩岳天門投遞金簡一通,乞求三官九府免除其罪名。落款為唐久視元年七月初。這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zhèn)館之寶之一,也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唯一金簡,對學界研究武則天后期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根據(jù)。
原標題:逛博物館、圖書館、書店 榕城市民過“文化年”
原鏈接:http://fj.people.com.cn/n2/2018/0220/c181466-312660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