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來東街派出所辦事的居民會開玩笑地問:“其他派出所的窗口民警年輕貌美,怎么東街派出所常常是大叔?”其實,居民口中的大叔是派出所分管或值班的領導,在巡視窗口發(fā)現人手不足時臨時頂上。
東街派出所服務大廳里還新增了引導員,每天提前半小時上班,為群眾提供咨詢,避免一些沒有帶齊證件的居民排冤枉隊,并指導居民通過智能設備辦事。
肩上扛“警燈”
近半年,群眾經過東街派出所轄區(qū),總能看見一支全副武裝的巡邏隊伍。這源自該所推出的巡防新機制,在原有武裝巡邏基礎上,科學安排警力,110巡防、定點沿線車巡和武裝步巡相結合,在人流密集區(qū)域進行高密度巡邏,震懾違法犯罪的發(fā)生,并為市民提供幫助。在轄區(qū)內推廣夜間“亮燈行動”,要求夜間巡邏民警做到“攜帶武器、人配肩燈、車開警燈”。
在夜間,巡邏民警身上閃爍的亮光令人安心。不久前的一個晚上,一名在東泰路附近徘徊的依姆看到巡邏民警,遲疑了一會走上前說她迷路了。經過交談,民警發(fā)現,依姆的思維不是很清晰,說不清具體住在哪里。民警通過警務通人像比對查出依姆的身份信息,與她的家人取得聯系。民警開玩笑地對依姆說:“下次晚上再迷路,看到肩膀上亮燈的,你就找他幫忙。”
近3個月來,東街派出所轄區(qū)盜竊案件發(fā)案率呈兩位數下降趨勢,全年同比下降24.63%,連續(xù)五年保持轄區(qū)盜竊案件降幅達10%以上。
娃娃小名“十九大”
記者發(fā)現,東街派出所的年輕面孔多,民警精氣神足。據了解,該所現有50名民警,平均年齡33.67歲,可以說是一支陽光朝氣的隊伍。
所長吳飛講了一個印象最深的小故事,十九大安保期間,所里兩個民警當上了爸爸。
10月26日,派出所正開會布置重要任務,民警李宗彪的手機響了,懷孕的妻子羊水破了。他匆忙離開,令人意外的是,1個小時后他又回來了。原來,他在醫(yī)院安頓好妻子后,繼續(xù)趕回派出所上班,直到次日才看到剛出生的寶寶。
民警吳平也是這樣,妻子馬上分娩,他卻因為備勤無法離開,沒能第一時間見證寶寶的出生。
因為這兩個娃娃都是十九大安保期間出生的,同事們便逗趣地給他們取了小名叫“十九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