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了29天,小武才脫離生命危險

在醫(yī)護團隊的積極搶救下,入院第7天,小武病情逐漸控制,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住了29天,他才脫離生命危險。目前還在住院。
該院兒童重癥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林海說,小武可能是感冒后誘發(fā)了暴發(fā)性心肌炎,這種病非常兇險,死亡率高達70-90%,初期癥狀與感冒、腹瀉類似,很容易漏診。入秋后,福州天氣多變,感冒、腹瀉的患兒增多近三成,家長應警惕。
入秋后,福州天氣多變,感冒、腹瀉的患兒增多近三成
這病秋冬高發(fā) 感冒別硬扛

無獨有偶,同一天,一個12歲的福州女孩全身乏力,發(fā)燒7小時,被送到醫(yī)院后,搶救僅2小時就失去了性命。
林主任說,暴發(fā)性心肌炎是一種心臟病,大多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早期和感冒癥狀相似,部分患者也會有消化道癥狀,如腹痛、嘔吐、腹瀉等,可伴有胸悶、氣急、乏力等心臟病的癥狀,重癥病人的病情變化快、病程短,可能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救治不及時,多在發(fā)病4-7天內死亡,死亡率高達70-90%,可謂“九死一生”。
“相比成人,小孩一旦發(fā)病,癥狀往往更重,進展也更快,留給醫(yī)生的搶救時間非常有限。”他說,近年,病毒性心肌炎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在病毒活躍期,如秋冬、冬春季較多見,此時,正是感冒、秋瀉的高發(fā)期。每年,僅省婦幼保健院接診的心肌炎患兒就接近20人,最小的不到1歲。
“別小看感冒!”他強調,有些人感冒后會心慌、憋氣,其實是心臟受損的表現。這時如果特別勞累,病情會加重,可能心律紊亂,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為此,感冒、腹瀉時,飲食要清淡,保證睡眠,及時診治,避免勞累和劇烈活動。一旦感冒后出現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胸痛、腹痛、嘔吐、乏力、大汗等,需立即就診,查心肌損傷特異性標志物、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排查心肌炎。
身體越好越易中招? 不靠譜
家人挺納悶,小武挺結實,平時沒啥毛病,咋突然病重?他們搜索發(fā)現,網上流傳一個說法:“身體越好的娃越容易中招!”
“不靠譜!”林主任說,暴發(fā)性心肌炎可在各年齡段發(fā)病,與體質好壞沒有必然聯系,但小兒及青壯年是高發(fā)人群。因病毒性心肌炎死亡的患者,4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中老年人多,且以少兒居多,他搶救過的病人大多是中小學生。
究其原因,他認為,老年人更關注身體的變化,而年輕人常不把“小感冒”當病,加上病毒性心肌炎與普通病毒性感冒相似,才成為傷害年輕人的“隱形殺手”。
他指出,常見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刹《镜龋枷矚g“攻擊”心臟,一旦損害心肌,或病毒進入機體一段時間后,人體發(fā)生自身免疫反應,就會導致發(fā)病。身體強壯的人在感冒發(fā)燒后,如果連續(xù)熬夜、感覺疲勞,體質突然變弱,就容易被病毒侵犯。
兒童生長發(fā)育快,各個臟器機能沒發(fā)育成熟,活動量又較大,感染的幾率隨之增加。為此,小孩要少去人流量大、交叉感染機率高的地方,加強體能鍛煉,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wěn)定,多吃胡蘿卜、西紅柿、洋蔥、大蒜等,可活血降壓、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負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