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唐佑林在福州參加兩岸演藝交流活動。(資料圖片)
臺海網7月12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唐佑林的心愿,是寫一首臺灣人眼中關于福州的歌。
唐佑林慢慢讀懂福州這座城,是從夜晚開始的。
在最早租住的王莊10多平方米的民房單間里,每晚出門前,他會再次整理一下演出服,攏一攏頭發(fā),然后,下樓騎車,穿過宅院錯落的三坊七巷,來到白馬河邊的芍園酒吧,在聚光燈下,開始了他新的“一天”。
跟音樂相處的日子久了,唐佑林會不自覺地把當年的流行歌曲,當成記錄生活的時間坐標。
2007年,周杰倫素坯勾勒的《青花瓷》推出后,他選擇來到大陸,就讀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在拉坯上釉的陶土中間,尋找歌曲中的江南煙雨;4年后,在蒼勁高亢的《春天里》,他來到蘇州,跟著在當?shù)赝顿Y紡織業(yè)的父母,一邊幫忙做點事,一邊開始酒吧駐唱;《時間都去哪兒了》的2014年,在天籟之聲、夢想合唱團和超級星光大道等兩岸歌曲選秀活動中,賽區(qū)15強的最好成績,讓已享受參與過程的唐佑林,又有些想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歌手選秀中的一個福州朋友,很偶然的三言兩語,最終讓他來到了這座城市。
“當時把三個月的押金交完,身上也就沒多少錢了。”在朋友介紹下,唐佑林來到芍園酒吧駐唱。不像有些歌手喜歡串場增加收入,唐佑林除了偶爾接一些商業(yè)演出活動之外,將自己每晚10點到12點之間的生活,都固定在這個白馬河邊的小酒吧里。他說:“只是喜歡唱歌,在蘇州就是唱到那間酒吧關門歇業(yè)才走的。這次也是想找個地方安安靜靜地唱歌。至于生活,過得剛剛好就好了。”
在民謠、爵士和流行的各種曲風中,唐佑林的電動車碼表上,逐漸累積到2萬公里這個數(shù)字。從圈外人對于他夜場生活的異樣目光,到結交了越來越多玩音樂、讀書、創(chuàng)業(yè)的兩岸朋友;從對這個城市一無所知,到如今愛上了福州的撈化,熟悉了這里的大街小巷。唐佑林說,如果臺灣是在進步,那么大陸是在飛,特別是福州這幾年的變化之快,讓他覺得三年前的那次隨意選擇也挺好。
在唐佑林的短期規(guī)劃中,曾經定下一個“從練習唱歌到成為歌手,再向更專業(yè)發(fā)展”的小目標。本來依次漸進的人生規(guī)劃,在他來福州的這幾年,跟著如此快的發(fā)展節(jié)奏,開始有些齊頭并進的趨勢。現(xiàn)在,唐佑林“剛剛好就好”的生活慢慢發(fā)生著改變。他不僅買了新車,搬到了愛琴海120平方米的三室公寓,認識了蔣舟、賴董芳、肖山等福州本土音樂人,還開了一個文化傳播公司。
唐佑林很佩服知名音樂人蔣舟的經歷,“他也是一個人來到福州,在白馬河邊寫了那么多的好歌”;資深詞曲作家賴董芳的講解,讓唐佑林發(fā)現(xiàn),福州語歌曲除了有“姑娘愛上小伙”那樣的浪漫,還有喜娘等傳統(tǒng)味兒;本土歌手肖山的《水中間》等福州語歌曲,也讓他很是著迷。
“我想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像趙雷的《成都》那樣,寫一首臺灣人眼里關于福州的歌,已經有了一些草稿。”最近,唐佑林很想把自己的音樂態(tài)度以及對福州傳統(tǒng)文化的感觸,結合成他對于福州的音樂記錄。
至于在向更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目標上,成立雙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算是一個新的進展。近年來,閩臺演藝文化和兩岸青年雙創(chuàng)交流越來越密切,唐佑林也在福州索佳藝臺灣青年創(chuàng)業(yè)園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生涯。“臺灣有很多優(yōu)秀的演藝資源,大陸有廣闊的市場和比較大的投入制作,希望交流能帶動兩岸青年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音樂作品。”
以前只是從夜晚認識這座城市,現(xiàn)在,唐佑林白天空閑時常跟朋友一起健身打球、喝茶聊天,用與本地青年并無兩樣的方式,融入這座城市,并期待盡快創(chuàng)作出他的第一首歌曲——《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