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跨采用鋼結構,在工廠預制好后,運到現(xiàn)場直接吊裝

深夜吊裝鋼結構 減少對交通影響
“改造后的斗門高架橋,采用了兩種不同的結構搭配,也就是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福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跨越華林路和站東路的200多米,采用鋼結構,可以在工廠內先預制,再運到現(xiàn)場吊裝,節(jié)省了工期,而且減少了占道空間。
其余橋面則是混凝土現(xiàn)澆,相對來說,造價更低。兩種結構有機結合,實現(xiàn)了經濟、速度和環(huán)保方面的“多贏”。
“比如華林路口的主跨橋面,約100米長都是在深夜吊裝的,用了一個星期,極大地減少了對路口交通的影響。”福州市政建設開發(fā)公司項目負責人說,同時,混凝土現(xiàn)澆段的模板很多已搭好,他們將加快推進剩余橋面的施工。記者了解到,預計今年10月,這座高架橋可通車,相比原定的年底通車的目標,有望提前兩個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