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23日訊 據(jù)福建日報報道 上月19日,福州市鼓樓區(qū)11個校園操場對社會開放,以方便市民鍛煉健身,廣大市民為此送上了“10萬+”的贊。
然而,僅僅過了一個月。12月20日,這些校園就宣布暫停開放。
據(jù)報道,除部分學生家長認為會存在安全隱患而反對外,暫停開放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園體育設施,有別于專業(yè)體育設施,部分市民未注意到其中區(qū)別,在鍛煉健身中破壞了這些設施。二是部分市民進入學校鍛煉時,無視相關規(guī)定,不服從學校安保人員管理,給學校安定帶來隱患。三是部分市民將學校操場變成廣場舞的場地,噪音較大,給學校周邊造成影響。
看了這些原因,感覺就兩個字:心塞。
心塞,是因為三個原因歸根到底是這些市民不講文明,不講公德,損壞公物,擾亂公共秩序。講文明,是傳統(tǒng)美德。做文明市民,也是“有福之州·文明同行”——福州市建設文明城市主題的重要內(nèi)容??墒忻竦牟晃拿餍袨?,不斷在身邊出現(xiàn),屢屢影響我們的生活。
心塞,是因為這部分市民的不文明行為,讓大家失去了一個家門口鍛煉健身的好去處,損壞了包括他們在內(nèi)的大家的健康。
國家衛(wèi)計委等九部委近日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達到20%。這被輿論稱為最痛心的“小目標”。因為,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在“及格線”以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運動。
世衛(wèi)組織總結(jié)出全球四大死因,缺乏運動鍛煉是居血壓、吸煙、高血糖之后的第四大死因,每年全球有300多萬人因為缺乏運動鍛煉而死亡。
在城市里,缺少運動,跟個人不重視有關,也跟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忙等有關,而缺少運動場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免費開放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開放公園等,這些年來,有關部門在增加運動場地上采取了許多有效的措施。但還遠遠不夠,離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由此可見,校園操場暫停開放,不是一件小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