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9月21日訊 據(jù)東南快報報道,昨日中午12時,福州林女士打電話報警稱被騷擾,當民警趕到林女士家中后發(fā)現(xiàn)原來“騷擾”者是她的母親傅女士。
林女士今年36歲,福州人,是某旅游公司的管理人員,經濟條件和個人條件都不錯(文化程度較高 ,思想比較獨立 ,素質也很高),卻是個不婚族,她告訴民警,她從沒有想過要結婚,但她覺得結不結婚并不影響其孝敬父母親。她覺得 可以養(yǎng)活自己,也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傅女士這幾年沒有少給林女士介紹優(yōu)質的男朋友,林女士表面上接受,但相親時都是敷衍了事。
昨日中午,林女士剛剛吃完飯,母親又開始逼婚,一直責罵女兒不孝順,稱“不結婚的人就不是完整的人”。林女士此時被母親給激怒,于是威脅母親要打電話報警,沒有想到母親反而罵得更加厲害,無奈之下林女士只好報警求助。
蓋山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安撫了傅女士,經過一番調解,兩人答應民警會心平氣和地談一談,解開心結。
不婚族:有些經濟條件好,學識高,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的人卻終身不婚。他們大多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提倡自由主義。
福州有5-8%的不婚族
福建省紅十字會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錦華告訴東快記者,拒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福州不婚一族達到5-8%。
他們不婚的原因主要有:
1,畢業(yè)后就二十幾歲,工作幾年就三十,時間飛逝,時間太快。
2,如今的女性越來越獨立,覺得不需要靠別人也能過得很好。
3,曾經感情受到傷害,從此抵制婚姻,對婚姻不抱有希望。
4,要求太高,有個性,不愿意湊合,沒有找到如意郎君。
5,特殊崗位,可能因為婚姻導致事業(yè)上的轉變。
6,也有一些不會做家務,不敢成立家庭。
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屆于婚齡的都市男女遲遲沒有跨入婚姻這道門檻,而這群人中又以“白領”居多。日益增多的“不婚”現(xiàn)象已儼然成為一道都市風景,盛行全國。
不婚現(xiàn)象全球化
國內情況
一份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單身人群正日漸龐大:1982年中國的單身戶是174萬戶,到了1990年有800多萬人沒有婚配;1990年前后,北京的單身男女在20萬以上,而現(xiàn)在僅南京市這個數(shù)字就達到了40萬,北京和上海兩地已經沖破百萬之眾。另有一組上海人口情報研究中心關于滬市婚姻的演化數(shù)據(jù):1980年結婚人數(shù)為18萬對;1990年是12萬對;1997年是10萬對。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數(shù)據(jù)還是在婚齡人口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而其中單身女性的比例有明顯上升趨勢。
社會學專家指出,這些遞減趨勢從某個側面說明,晚婚甚至"不婚"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xiàn)象,很多女性已經不再把"結婚生子"看成是人生必經的歷程。
分析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
有人認為是社會進步的產物。激烈的競爭使女性的獨立自強意識日益強化,有相當部分"白領"女性在物質上已經不用依賴男人,在事業(yè)上還獲得了超過男性的成功。她們或一身名牌,衣著光鮮,擁有自己的公司、房子、汽車,或滿腹學識,談吐優(yōu)雅,卻惟獨少了來自親密愛人的關愛。她們不是不想愛,而是找不到愛。據(jù)社會學家測算,一個30歲的女研究生,若按傳統(tǒng)標準擇偶,其選擇面只有0.2%,而按"三不計較"(年齡、學歷、婚喪離異不計較)擇偶,選擇面也只能擴大到18%。但問題在于,就是女性不計較,男強女弱的習慣定勢也讓絕大多數(shù)男性難以接受。
在某跨國公司從事推廣工作的王凡說:"上30歲以后,總有人問起我為什么不結婚。我就給他們講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對男女在酒吧中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可是男人得知女的是哈佛畢業(yè)后,卻在禮貌性地說了句'很高興認識你'后轉身就走。"
現(xiàn)實也正是如此,在一個網站的問卷調查中,72%的男性表示自己不愿意與能力高出自己很多的女人結婚。當然,女性"不婚"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難有機會結識理想中的異性、不想因結婚喪失在事業(yè)上的發(fā)展機會、留戀于瀟灑自由的獨身生活而不愿被婚姻束縛。
都說沒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于是,與"不婚族"的出現(xiàn)剛好相反,現(xiàn)在某些城市又掀起了低齡女性早婚潮,雖然早婚的隊伍并不算壯大,但無疑又給正屆于或已經過了婚齡的單身白領女性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有人說,"不婚"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有人說,"不婚"只是一種過程。無論"不婚"是出于都市女性的自愿還是被動的選擇,也不論背后有多么復雜的現(xiàn)實原因和社會因素,她們都被人們整齊劃一地冠以"單身貴族"、"不婚族"等新式的頭銜,"不婚"甚至成為現(xiàn)今社會新人類、新生活方式的一個時髦標志。
年輕的女性不喜歡婚姻束縛,年長的婦女并沒有從婚姻中得到她們希望的生活,讓女人失望的是男人還是婚姻本身?
有位白領李女士問:能不能不結婚、只借種生個孩子?奇怪她條件也不差,要身材有身材,要模樣有模樣,為什么不嫁人呢?李女士說,不想為要個孩子就走進婚姻,去忍受男人的懶惰、矯情、自私、花心。
或許在國人看來,像這樣的女“白領”,屬于“心高氣傲”的少數(shù)派。實際上放眼歐美,選擇不婚的婦女已經完全呈現(xiàn)出超過結婚婦女之勢。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根據(jù)人口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05年美國婦女有51%獨自生活,沒有配偶。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獨自生活婦女人數(shù)超過有配偶婦女。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人口學家佛瑞說,這是一個清楚的轉折點,“女性已經不太依賴男性或婚姻制度。年輕的女性不喜歡婚姻束縛。
對于較年長的婦女而言,婚姻也沒有提供她們希望獲得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