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8月22日訊 據福州晚報報道,近日,一位初學網購的廣州大媽網購時因不會取消訂單,尷尬地買回580卷紙巾。最終,大媽花了705元買了580卷紙巾,只優(yōu)惠了8元的消息走紅網絡,成為笑談。這些年,隨著網絡普及率提高、網民規(guī)模擴大,中老年人投身網絡的熱情也被點燃。數據顯示,50歲及以上年齡段的網民比例不斷增加。線下的傳統(tǒng)行業(yè)中,“特供”中老年人的消費品并不多,但在網上,這就完全不是問題,沒有地域限制,買錯也有資金安全保障,大爺大媽們便紛紛加入“剁手黨”。
老年人網購是否真是“看上去很美”呢?記者近日就老年人網購情況在市區(qū)多個社區(qū)做了一番調查。調查數據顯示,三成的老人有過網購經歷,其中,遭遇過糾紛的超過半數??磥?,老人網購遇上“麻煩事兒”的概率不低。部分老年人對手機操作、金融支付、退換貨規(guī)則等方面不太熟悉,容易出現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或受騙。
老人為啥愛網購?比實體店便宜,還送貨上門
昨日,在鼓樓區(qū)靈響小區(qū),記者見到林史陽依伯時,他正在拆快遞。“這是幾天前我在網上買的運動鞋,準備晨練時穿。”林依伯邊說邊把運動鞋拿了出來,穿在腳上試了試,覺得很滿意。林史陽今年66歲,不僅能熟練地操作電腦,而且是個不折不扣的網購達人。“退休前我就喜歡玩電腦,經常在網上看新聞,和朋友聊天,但從來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孩子們都忙,自己逛街也逛不動了,而網購不僅便宜還送貨上門,退休后忍不住就試了試。”林依伯說出了學網購的初衷,記者走訪發(fā)現,不少老人普遍希望“搭上互聯網這班車”,他們很愿意體驗新的購物方式。
“我身上的連衣裙、睡衣、涼鞋,都是上網買的,現在我不僅不排斥,還迷上了網購。”當初,市民劉建芳阿姨可沒少嘮叨孩子網購,如今卻主動“不恥下問”學網購技巧。在公園舞蹈隊里,劉阿姨成了最早嘗試網上購物的“潮人”。如今,劉阿姨對電腦很精通,注冊、填寫收貨地址、支付對她來說不在話下。“隊里需要買演出服,實體店沒有,也沒處去定做,但網上有很多專門干這個的店鋪,我們每人交100元,就能淘來稱心的服裝道具。”
老人都愛買什么?更偏愛實用家庭用品
線上消費的數據顯示,中老年人購買家庭生活類產品的金額占比僅次于服飾類,排名第二,且在逐年增加。2014年底達到17.21%,比全體人群高出5%。記者在社區(qū)走訪發(fā)現,中老年人退休在家,社會對他們的影響不大,他們的關注重點為家人,相應地,中老年人在學會網購后,也會更多地考慮為家庭購買。林史陽依伯告訴記者,他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孫子玩的,大部分都是他網購的“戰(zhàn)利品”。他在網上買的最貴的東西是一臺家用洗衣機,他去家電賣場里看了,賣4000多元,回來在網上查了查,能省好幾百元。他在網上下單,買回了一個“大件”,幾年過去了,洗衣機性能良好,幾乎沒出過毛病,這讓他很得意。
而劉建芳阿姨則喜歡買些生活用品,她認為,網購可以省去不少逛商場的時間,也節(jié)省了從超市背貨回家的力氣,例如大米、食用油、醬油等,有時候網購比超市買的便宜,還能直接送到家門口。其實,阿姨之前不會網上支付,看著兒女們經常網購,在家?guī)兔κ瞻乃睬那拇蚵?,一對比才發(fā)現,網購便宜還省力,于是她對網購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女兒給她的支付寶綁定了自己的銀行卡,但阿姨每次消費不敢太大手筆。“網購實在是太方便了,但我還是理性的,只買有需要的,不會圖便宜就亂買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