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人在福清人開得超市里購物
臺海網(wǎng)6月6日訊 據(jù)福州晚報報道,與福州相距萬余里的阿根廷,定居著七八萬名福清人。他們在阿根廷開了約一萬家超市,超過阿根廷超市總數(shù)的四成,已成為該國中小規(guī)模零售業(yè)的主力軍。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福清人不遠萬里、遠渡重洋選擇到阿根廷定居創(chuàng)業(yè)呢?他們又是如何克服語言障礙,在阿根廷創(chuàng)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呢?
目前,世界福州十邑同鄉(xiāng)聯(lián)合總會副主席、阿根廷華僑華人福州十邑同鄉(xiāng)會會長嚴盛龍和弟弟,以及數(shù)位上世紀90年代初移民到阿根廷的福清籍華人華僑,向記者講述了他們旅居阿根廷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記者從鐘找到了上述問題的答案。
傳說阿根廷好掙錢
吸引福清人去打拼
福清地少人多,走出去才有出路的思想在每位福清人的心里打上了烙印。據(jù)福清市僑辦統(tǒng)計,1979年至今,福清通過各種渠道出國的人數(shù)達50多萬,分布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福清人最初大多選擇去日本,后來是英國、阿根廷、南非、美國等國家。只要移民中介有辦法申請到簽證或有渠道去的國家,福清人都愿意花幾十萬元人民幣出國。
當時在福清江陰、江鏡、??诘拿耖g流傳著阿根廷遍地是黃金的說法,讓許多想出國致富的年輕人熱血沸騰。
1993年,江陰鎮(zhèn)年近20歲的嚴心茂聽說“阿根廷遍地是黃金,容易掙錢”,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從事工程承包的哥哥嚴盛龍表明,自己想去阿根廷闖一闖。在當時出國成風的福清,嚴盛龍并沒有多問,只是告訴弟弟,想去就去,出國的中介費9300美元他可以幫忙支付。
那一年,嚴心茂和10多個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起踏上了去阿根廷淘金的路。
初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嚴心茂看到,朋友在福清老鄉(xiāng)開的超市里幫忙,月工資有近萬元人民幣。這家超市的生意非常好,老板一個月最少能掙一二十萬元人民幣。
嚴心茂看到,正如自己聽說的那樣,阿根廷確實“遍地是黃金”。當時在國內(nèi)一個成年的壯勞力一個月掙三五百元人民幣的工資就算非常高了,而他的朋友在阿根廷一個月就能掙到相當于國內(nèi)兩三年的工資。
盡管如此,當時嚴心茂并沒有馬上決定留在阿根廷,因為在福清人的眼里,最好掙錢的國家還是日本,他隨后去了日本一段時間。
從日本回國后,嚴心茂跟哥哥交流了對日本和阿根廷的看法,覺得阿根廷更適合創(chuàng)業(yè),并表示要到阿根廷開超市。
1996年,嚴心茂懷揣著哥哥給他準備的近30萬美元,再次奔赴阿根廷,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開起了一家超市。
阿根廷工資實行的是周薪制,由于受到生活觀念的影響以及當?shù)叵M水平相對低的原因,不少阿根廷人都是上一個星期的班,掙的錢夠一段時間的生活后就不愿上班了。相對而言,在阿根廷雇工比較難。雇福清人也不穩(wěn)定,他們一般不甘于打工,剛到阿根廷時會在別人的超市干一陣子,一旦熟悉了環(huán)境,往往就自立門戶開超市。
由于雇工難,超市的進貨、理貨、打價碼等活,嚴心茂都是自己做。一開始時由于語言溝通問題,超市只請了一兩個阿根廷人負責接待顧客和收銀。
超市開起來了,可是盈利的情況并不如預期的那么樂觀,嚴心茂竟然虧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