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水妹和鄭麗霞吃團圓飯
臺海網(wǎng)2月16日訊 據(jù)東南快報報道,—名祖籍是長樂市鶴上鎮(zhèn)的女子在出生第二日,被抱到莆田給人撫養(yǎng),與親生父母失散39年,近日,通過—張出身證明成功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昨日上午,東南快報記者在長樂市鶴上派出所門口,見到了39歲的鄭麗霞以及鄭麗霞的生父陳水妹,鄭麗霞的丈夫和兩個兒子也陪鄭麗霞來長樂尋親。
陳水妹,63歲,長樂鶴上人。據(jù)陳水妹介紹,女兒鄭麗霞出生于1977年。受當時家庭環(huán)境以及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在鄭麗霞出生第二日,陳女妹通過“媒人”將女兒抱給他人撫養(yǎng)。
隨著生活慢慢轉(zhuǎn)好,2004年,陳水妹踏上了尋女之路。“我從‘媒人’那了解到,女兒被抱到莆田焦尾鎮(zhèn)。我先后去找了七次,始終沒有女兒的任何消息。”
“我第—次到仙游找女兒,當?shù)?mdash;些老人都說‘小孩子早已夭折’。”聽到這個消息,陳水妹瞬間腦中—片空白,險些昏倒在地。痛哭過后,陳水妹漸漸清醒,他堅信女兒還尚在人間。此后,陳水妹又先后六次只身來到莆田尋找女兒,從日出找到日落。
2011年,陳水妹加人了長樂—個名為“為了萬家團圓”的尋親平臺,幫助尋親者登記相關資料。5年以來,陳水妹已經(jīng)成功幫助7個家庭實現(xiàn)團圓。
“在七八歲的時候,我才聽說自己是被抱養(yǎng)的。”鄭麗霞說,養(yǎng)父曾經(jīng)是—位教師。在2015年2月,養(yǎng)父在整理書籍時,無意間發(fā)現(xiàn)夾在書縫中的鄭麗霞的出生證明。
鄭麗霞的養(yǎng)父將這張保存完好的出生證明交給女兒,讓鄭麗霞自己決定是否要去尋找親生父母。
“養(yǎng)父知書達理,從不反對我去尋找親生父母。我心里始終都有—個心結(jié),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想見見親生父母。”鄭麗霞說。
由于鄭麗霞長期在東◇做生意,回長樂尋親的日子—直拖延至2015年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憑借出生證明,鄭麗霞在鶴上派出所的幫助下,當天就找到了親生父母。
當天,鄭麗霞到親生父母家中住了—宿,次日又趕回莆田。談到親生父母將她送至莆田讓人撫養(yǎng),如今已為人母的鄭麗霞也理解親生父母當初做出的決定。
昨日中午,鄭麗霞—家四口在生父陳水妹的陪同下,在大姐家中吃了—頓團圓飯。鄭麗霞表示今后會與親生父母保持聯(lián)系,并且常常去看望他們。









 





